。若大军出发,双方交锋了,我就分不清好人坏人了。因此将我的意思先告诉你,并请你转告他人。”韩延之回信说:
“你亲率兵马远征江陵,江陵百姓莫不惊骇。为什么?因为不知你为什么出师。今承蒙赐信,才知是因为谯王事件,更感叹息。司马平西忠贞爱国,待人接物的风度可比古之贤人。因为你有匡复社稷之功,为国家所倚重,衷心推戴你,事事向你咨询。谯王往昔因为小事被弹劾,尚且上书请求降职,何况是大过失,他怎会置之不理呢?但康之先前没有说清楚,因而又派胡道去表白自己的想法。胡道还没来得及回来,你已上书废除康之王位。康之未能达到目的,真是命啊!寄托相互的思念,应当如此吗?有什么不妥的,就兴兵讨伐!自从义军掌权以来,各地官员,谁敢不先向你请示,而径直上书皇上呢?谯王被宰相指责,你又上书请废其王位,他到底有什么错,你上书究竟是为什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裕君,四海之内,谁不知你的居心?你何必还想欺诈国人呢!天地所不容的,不是司马休之,而是你刘裕!来信说‘期望相见,由来以久’。今伐我主,夺我利益,真是‘期望相见,由来以久’啊!刘藩死于宫内,诸葛长民死在你的爪牙之手。好话说得使地方命官惊诧,却又派兵袭击他们。于是宫廷内没有坦诚之士,宫廷外没有诚信的诸侯。为了篡位,你这样做,真是可耻啊!你府内的将士官佐和朝廷贤德之士,提着身家性命度日,内心早已企望太平,我确实愚笨低下,但曾听有德君子说过‘一仆不侍二主’。以司马休之高尚的品德,难道不能胜任朝廷授予的官职吗?他没有自投虎口,比起郗僧施、任集之等人确实高明些。假若上天要使天下长期动乱、暴虐横行,我当与臧洪同归冥府。不必再多言了。”
刘裕看信后,长声叹息,把信递给左右看说:“追随的人就当这样!”
义熙十一年(415)三月,刘裕率军到江陵。当初雍州刺史鲁宗之担心刘裕不容他,与司马休之结盟。这时派他的儿子竟陵太守鲁轨到江陵同司马休之会合。江夏太守刘虔之拦击他,战败被杀。刘裕派彭城内史徐逵之、参事王允之从江夏口出击,又被鲁轨打败,双双毙命。当时刘裕驻军马头山,当天率军渡江,亲自指挥将士上岸,将士们莫不奋勇争先。司马休之溃败,与鲁轨逃到襄阳,江陵平定。皇上加封刘裕为南蛮校尉。
即将举行授官仪式,刚好碰到“四”这个不吉祥的日子。刘裕幕僚郑鲜之、诸叔度、王弘、傅亮上书请求换个日子,皇上不同意,下诏说:“江陵积弊甚多,事故频频,百姓疲惫,田畴荒芜,府库空虚。加上过去的政令苛刻模糊,劳役繁重,百姓食不果腹。即使全家老少都去服役,也满足不了需要。我常常想起百姓的疾苦,寝食不安,确实该废除苛政,让民休养生息,望你在一月之内革除陈规陋习,使政局焕然一新,教化有序。荆州、雍州、西局、蛮府府臣及服役十二年以上的士兵,或年达六十岁以上,以及负有抚养幼小责任,或一个男丁的困难户,都让他们回家。那些生活困难难以生存的,给予赈济,州府勤恳之士,根据功劳提拔选用,免去今年租税。”
义熙十一年(415)四月,刘裕又率军西征,追到襄阳,司马休之逃到西羌。天子又重申前令,加封刘裕为太傅、扬州牧。授其佩剑上殿,上殿时不必小步走、参拜皇上时不必通报姓名的特权,赐给羽葆、乐队,配给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加封刘裕三子刘义隆为彭城县公。中军将军刘道怜为荆州刺史。
义熙十一年(415)八月二十日,刘裕自江陵回京城,将黄钺还给皇上,坚辞太傅、州牧之职,不受羽葆、乐队。朝中大臣认为刘裕德高望重,不必再对皇上拘于臣礼,亲自统率大军,宜给他特殊待遇,上书时不必再称皇上了,委任刘裕长子为兖州刺史。
义熙十二年(416)正月,皇上令刘裕依旧制取士。刘裕任平北将军、兖州刺史,管辖包括南秦在内的二十个州。刘裕觉得平北将军府文臣武将太少,不宜另外建府,就撤消平北府,将其与东府合并为一个大府。指派长子为豫州刺史。三月,皇上加封刘裕为中外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