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三(2/10)

黄初六年五月十六日壬戌,荧惑太微,至二十六日壬申,与岁星相及,俱犯 右执法;至二十七日癸酉,乃。占曰:“从右三十日以上,人主有大忧。”又 “日月五星犯左右执法,大臣有忧。”一曰:“执法者诛。金火尤甚。”十一月, 皇东武王鉴薨。七年正月,骠骑将军曹洪免为庶人。四月,征南大将军夏侯尚 薨。五月,文帝崩。《蜀记》称:“明帝问黄权曰:‘天下鼎立,何地为正?’对 曰:‘当验天文。往荧惑守心,而文皇帝崩,吴、蜀无事,此其微也。”案三国史, 并无荧惑守心之文,宜是太微。黄初六年十月乙未,有星孛于少微,历轩辕。案 占,孛、彗异状,其殃一也。为兵丧除旧布新之象,余灾不尽,为旱凶饥暴疾。长 大见久灾;短小见速灾浅。是时帝军广陵,辛丑,亲御甲胄,跨观兵。明年五 月,文帝崩。

魏明帝太和四年十一月壬戌,太白犯岁星。占曰:“太白犯五星,有大兵;犯 列宿,为小兵。”五年三月,诸葛亮以大众寇天,遣大将军司懿距退之。太和 五年五月,荧惑犯房。占曰:“房四星,肱臣将相位也。月五星犯守之,将相有 忧。”七月,车骑将军张郃追诸葛亮,为其所害。十二月,太尉华歆薨。太和五年 十一月乙酉,月犯轩辕大星。占曰:“女主忧。”十二月甲辰,月犯镇星。占曰: “女主当之。”六年三月乙亥,月又犯轩辕大星。青龙二年十一月乙丑,月又犯镇 星。三年正月,太后郭氏崩。

魏文帝黄初三年九月甲辰,客星见太微左掖门内。占曰:“客星太微,国有 兵丧。”十月,孙权叛命,帝自南征,前驱临江,破其将吕范等。是后累有征役。 七年五月,文帝崩。

黄初四年十一月,月北斗。占曰:“有大丧,赦天下。”七年五月,文帝崩, 明帝即位,大赦天下。黄初五年十月,岁星太微,逆行积百三十九日乃。占曰: “五星太微,从右三十日以上,人主有大忧。”一曰:“有赦至。”七年五月, 文帝崩,明帝即位,大赦天下。

太和六年十一月丙寅,太白昼见南斗,遂历八十余日恆见。占曰:“吴有兵。” 明年,孙权遣张弥等将兵万人,锡授公孙渊为燕王。渊斩弥等,虏其众。太和六年 十一月丙寅,有星孛于翼,近太微上将星。占曰:“为兵丧。”甘氏曰:“孛彗所 当之国

文帝元嘉十三年,诏太史令钱乐之更铸浑仪,径六尺八分少,周一丈八尺二寸 六分少,地在天内,立黄赤二,南北二极规二十八宿,北斗极星,五分为一度, 置日月五星于黄之上,置立漏刻,以转仪,昏明中星,与天相应。十七年,又 作小浑天,径二尺二寸,周六尺六寸,以分为一度,安二十八宿中外,以白黑珠 及黄三为三家星,日月五星,悉居黄

为详密。’故知自衡 以前,未有斯仪矣。蕃又云:‘浑天遭秦之,师徒丧绝,而失其文,惟浑天仪尚 在候台。’案既非舜之璇玉,又不载今仪所造,以纬书为穿凿,郑玄为博实,偏信 无据,未可承用。夫璇玉,贵之名;机衡,详细之目。所以先儒以为北斗七星, 天纲运转,圣人仰观俯察,以审时变焉。”

黄初四年三月癸卯,月犯心大星。十二月丙,月又犯心大星。占曰:“心为 天王,王者恶之。”七年五月,文帝崩。黄初四年六月甲申,太白昼见。五年十一 月辛卯,太白又昼见。案刘向《五纪论》曰:“太白少,弱,不得专行,故以己 未为界,不得经天而行。经天则昼见,其占为兵,为丧,为不臣,为更王。国弱, 小国。”是时,孙权受魏爵号,而称兵距守。七年五月,文帝崩。八月,吴遂围 江夏,寇襄,魏江夏太守文聘固守得全。大将军司懿救襄,斩吴将张霸。

史臣案:设象,定其恆度,合之则吉,失之则凶,以之占察,有何不可。浑 文废绝,故有宣、盖之论,其术并疏,故后人莫述。扬雄《法言》云:“或人问浑 天于雄。雄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乎莫之违也’。” 若问天形定,浑仪疏密,则雄应以浑仪答之,而举此三人以对者,则知此三人制 造浑仪,以图晷纬。问者盖浑仪之疏密,非问浑仪之浅也。以此而推,则西汉长 安已有其矣。将由丧亡失,故衡复铸之乎?王蕃又记古浑仪尺度并张衡改制之 文,则知斯非衡始造,明矣。衡所造浑仪,传至魏、晋,中华覆败,沈没戎虏; 绩、蕃旧,亦不复存。晋安帝义熙十四年,祖平长安,得衡旧,仪状虽举, 不缀经星七曜。

晋成帝咸康中,会稽虞喜造《安天论》,以为“天穷于无穷,地测于不测。 地有居静之,天有常安之形。论其大,当相覆冒,方则俱方,圆则俱圆,无方 圆不同之义也。”喜族祖河间太守耸又立《穹天论》云:“天形穹隆,当如幕, 其际周接四海之表,浮乎元气之上。”而吴太常姚信造《昕天论》曰:“尝览《汉 书》云:冬至日在牵,去极远;夏至日在东井,去极近。以推日之长短,信以 太极二十八宿之中央,虽有远近,不能相倍。”今《昕天》之说,以为“冬至极 低,而天运近南。故日去人远,而斗去人近;北天气至,故冰寒也。夏至极起,而 天运近北,而斗去人远,日去人近,南天气至,故炎也。极之立时,日行地中浅, 故夜短;天去地,故昼长也。极之低时,日行地中,故夜长;天去地下浅,故 昼短也。然则天行寒依于浑,夏依于盖也。”此说应作“轩昂”之“轩”,而作 “昕”,所未详也。凡三说,皆好异之谈,失之远矣。凡天文经星,常宿中外, 前史已详。今惟记魏文帝黄初以来星变为《天文志》,以续司彪云。

盖天之术,云周公旦访之殷商,盖假托之说也。其书号曰周髀。髀者,表也, 周天之数也。其术云:“天如覆盖,地如覆盆,地中而四隤,日月随天转运,隐 地之,以为昼夜也。天地相去凡八万里,天地之中,于外衡六万里;地上之于天之外衡二万里也。”或问盖天于扬雄。扬雄曰:“盖哉!盖哉!”难其八事。 郑玄又难其二事。为盖天之学者,不能通也。刘向《五纪》说,《夏历》以为列宿 日月皆西移,列宿疾而日次之,月最迟。故日与列宿昏俱西方;后九十一日,是 宿在北方;又九十一日,是宿在东方;九十一日,在南方。此明日行迟于列宿也。 月生三日,日而月见西方;至十五日,日而月见东方;将晦,日未,乃见东 方。以此明月行之迟于日,而皆西行也。向难之以《鸿范传》曰:“晦而月见西方, 谓之朓。朓,疾也。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侧匿。侧匿,迟不敢也。星辰西行,史 官谓之逆行。”此三说,《夏历》皆违之,迹其意,好异者之所作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