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三十四(8/10)

晋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庐山西北山崖崩塌。十二月,刘胤被郭默杀死。

晋惠帝元康九年六月夜晚,迅雷暴雨。买谧房子的屋柱陷入地下,买谧的床帐被压坏。这是木克土,土失其本性,不能负载。第二年,贾谧被杀。晋惠帝光熙元年五月,范阳土地自己燃烧,燃起的火可以烹煮食物。这是火克土。当时礼乐制度、征伐之命令由诸侯决定。

晋安帝义熙八年三月壬寅,山阴发出像雷鸣似的声音,地面下陷,面积为四尺见方,陷下四尺深。义熙十年五月戊寅日,西明门地面出现孔洞,水从洞中涌出,毁坏门扇和门槛。这是水克土的妖异。

《五行传》说:“皇上施政没有准则,逭就叫做不建。它带来的灾害是昏聩惑乱,给它的惩罚是常阴,它的后果是衰败。有时出现射妖,有时出现龙蛇之孽,有时出现马祸,有时出现下人伐上之疾,有时出现日月运行不遵轨道,星辰由西向东而逆行。”

吴孙亮太平三年,从八月开始,四十余天连续阴天,却不下雨。当时孙亮想要杀掉孙绋,计划泄露。九月戊午日,孙绋率兵包围宫殿,废黜彊亮,以孙亮为会稽王。这是常阴一类的惩罚。

吴孙皓宝鼎元年十二月,太史上奏,天气久阴却不下雨,或许有人在酝酿什么阴谋。孙皓非常吃惊,十分害怕。当时陆凯等人暗中商议,乘瑟壁谒庙的机会废黜他。到出宫的时候,留平领兵为先导,陆凯把计划告诉留平,留平不答应,因此计划没有成功。孙皓肆行暴虐,群臣多半各怀异心,最终导致投降晋,国家灭亡。

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四月,连着天阴却不下雨。元徽三年八月,很长时间天阴。以后两年,后废帝死。

蜀车骑将军邓芝攻打涪陵,见到黑猿在山上攀缘,他亲手射猿,射中了。猿从身上拔出邓芝的箭,用树叶塞住自己的伤口。邓芝说:“唉!我违逆物的本性,恐怕将要死了。”不久邓芝去世。这是射妖。另一种说法是,一只母猿抱着小猿,邓芝用箭射中了母猿,小猿替母猿拔去箭,取来树叶为母猿塞住伤口。邓芝为之叹息,把弓投入河水中,知道自己将要死了。

晋恭帝为琅邪王的时候,喜欢一些古怪的游戏,他曾经命手下人把一匹马关在门内,命令手下入射马,想看看马中几箭才死。左右有人进谏,说:“马是国姓。现在射马,很不吉利。”琅邪王于是才停止这游戏,而马身上已经中了大约十箭。这就是射妖。不久桓玄篡位。

魏明帝直篚元年正月甲申曰,青龙在郏县尘照井中出现。凡是祥瑞出现在不适当的时候,就看作是妖孽,何况龙被困在井中,不是吉兆。垫因为这而改年号为直垄,是不对的。置亘瞳不上表贺喜,是对的。干实说 “从明帝时代到魏灭亡,青龙黄龙出现,都是当时君主废兴的应验。逊属土运,青是五行中木的颜色,而不能胜过金,黄得位,正是青失位的征兆。青龙多次出现,是君主之德和国家气数在内部相克相战的应验。所以高贵乡公最终在战事中失败。”据刘向说:“龙是尊贵者的象征,却被困在井中,这预示诸侯将有被囚禁的祸害。”魏代龙出现没有一次不在井中,这是在君主之位的人遭受胁迫被控制的应验。高贵乡公着《潜龙诗》,就是这个意思。

魏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冬十月戊戌日,黄龙在邺井中出现。

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正月辛丑日,青龙在车昵井中出现;六月乙丑日,青龙在元城县境内井中出现。甘露二年二月,青龙在温县井中出现。甘露三年,黄龙青龙频频在顿丘、冠军、阳夏县境内井中出现。

景元三年二月,青龙在轵县井中出现。

吴孙皓天册年间,龙在长沙一百姓家中产子,吃小鸡。京房《易妖》说:“龙在百姓家中产子,王者将要变为庶人。”以后孙皓投降。

晋武帝咸宁二年六月内申曰,两条白龙在九原井中出现。晋武帝太康五年正月癸卯曰,两条龙在武库井中出现。武帝见到龙,颢出欣喜的神色,百官将要恭贺嘉祥。刘毅却上表说:“从前龙在夏宫廷中吐涎沫,祸害在周代爆发;龙在郑国城门出现,子产并不祝贺。”武帝回答说:“我还没有很好地施行德政,没有理由接受这种嘉祥。”于是百官不行庆贺之仪。孙盛说:“龙是水中生物,和人有什么干系,子产说的话是确当的。万物衹有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才成为妖异。龙在飞翔之中显示它的美,那么龙潜伏在深幽的地方。就不是吉兆。漠惠帝二年,兰陵井中出现两条龙,记载这事的汉代的《五行志》认为这是以后叠这被囚禁而死的征兆。武库是帝王收藏兵器的地方,房屋深邃而幽静,不是龙置身的地方。这之后七年,藩王互相杀害,后二十八年,果有两个超人窃居帝位。勒、虎两个叛逆的字世都有龙字。龙在武库中出现是一种显露出来的妖异,算是有验证了。”史臣案:龙是一种吉祥之物,却屈居井中,这事前面说得已经很详尽。但各种征兆很深奥,不能臆断,所以《五行志》、《符瑞志》中都同时记下了这事。

晋愍帝建兴二年十一月,袍罕羌妓生下一条小龙,皮色好似锦上的花纹,小龙曾经到它生母身边去吃奶,远远地可以看到小龙身上发散出神光,但很少有人能靠近去看。

晋武帝威空年间,司徒府中有两条大蛇,身长大约十丈,藏身在厅堂的屋椽上,很多年人们都不知道,衹是府中多次丢失小孩以及猪犬之类,人们对此感到奇怪。后来一条蛇夜晚出来,被刀剑刺伤,不能离去,人们才发觉。于是调集人众击打蛇,过了一阵才把蛇打死。司徒府是施行五教的场所,这时皇室的准则没有确立,所以蛇孽在司徒府出现。汉灵帝时代,蛇出现在皇上座位上,杨赐认为这是灵帝沉溺于女色的应验。魏旦妃嫔宫女很多,置丛妃嫔宫女数量又超过魏,沉湎在宴游之乐中,这就是沉湎女色导致的妖孽。《诗》中说:“见到小蛇和大蛇,是女子的征兆。”

晋惠帝元康五年三月癸巳曰,临茁有条十余丈长的大蛇,背着两条小蛇,从城的北门进来,经过集市一直进入汉城阳景王的神庙中,然后消失了。上天儆戒像是说,齐王正有刘章那样安定危局的功劳,但假如不砥砺节操、保持忠诚谨慎的态度,就又将重蹈刘章的覆辙,遭受丢失官职、削去封爵的耻辱。齐王司马同不醒悟,虽然立下了复兴朝廷的功劳,但却因骄横欺凌君主而遭受祸害。大蛇背着两条小蛇在集市上出现,都有所象征。

晋明帝太宁初年,武昌有条大蛇,常常藏身在老的神庙的空树裹,每每伸出头来从人那裹接受食物。京房《易妖》说:“蛇在城邑中出现,不过三年,有大的战乱。国家将有大的忧患。”以后朝廷出兵讨伐消灭王敦及其党羽。

晋武帝太熙元年,辽东有匹马长出角来,角在两耳下,长三寸。据刘向说,这是战乱的征兆。到亘游驾崩之后,王室被战乱祸害,就正是马长角的应验。王狈《易传》说:“臣下轻慢主上,政令不顺民心,其妖异是马长角。”又说“天子亲行征伐,马长角”《吕氏春秋》说:“君王无道,马长角。”

晋惠帝元康元年十二月,皇太子将行释奠之礼,太傅产旺司马伦陪同皇太子乘车,车走到南城门时,马停下来不走,力士用力推车马,车马都不能推动。可屋俭下车坐上辊车,皇太子的车才能前进。这是马祸。天儆戒说,司马伦不懂礼义,不守为臣的规范,最终会成叛逆乱臣,不是辅导太子行礼之人。司马伦不醒悟,所以败亡。元康九年十一月戊寅,有匹母骝马受惊狂奔到廷尉讯事堂,悲鸣之后死去。这大概是愍怀太子受冤而死的征兆。马出现在廷尉的讯事堂,大概又是天意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