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及巴、硖流民立。
阴山令,阴山乃是汉旧县,而属桂阳。吴湘东郡有此阴山县,疑是吴所立。
邵陵太守,吴孙皓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立。领县七,户一千九百一十六, 口二万五千五百六十五。去州水七百,陆一千三百;去京都水四千五百。
邵陵子相,何志属长沙。按二汉无,《吴录》属邵陵。
武刚令,晋武分都梁立。
建兴男相,晋武帝分邵陵立。
高平男相,吴立。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南高平,后更曰高平。
都梁令,汉旧县,属零陵。
邵阳男相,吴立曰昭阳,晋武改。
扶县令,汉旧县,至晋曰夫夷。汉属零陵,晋属邵陵。案今云扶者,疑是避桓 温讳去“夷”“夫”不可为县名,故为“扶”云。
广兴公相,吴孙皓甘露元年,分桂阳南部都尉,立为始兴郡。晋武帝平吴,以 属广州,成帝度荆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又度广州;三十年,复度湘州。明帝 泰始六年,立冈湲县,割始兴之封阳、阳山、含洭三县,立宋安郡,属湘州。泰豫 元年复囗,省冈湲县,改始兴曰广兴。领县七,户一万一千七百五十六,口七万六 千三百二十八。去州水二千三百九十;去京都水五千。
曲江侯相,汉旧县,属桂阳。
桂阳令,汉旧县,属桂阳。
阳山侯相,汉旧县,后汉曰阴山,属桂阳。吴始兴郡无此县,当是晋后立。
贞阳侯相,汉旧县,名浈阳,属桂阳。宋明帝泰始三年,改“浈”为“贞”
含洭男相,汉旧县,属桂阳。
始兴令,吴立。
中宿令,汉旧县,属南海,吴度。
临庆内史,吴分苍梧立为临贺郡,属广州;晋成帝度荆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 年,度广州;三十年,复度湘州。明帝改名。领县九,户三千七百一十五,口三万 一千五百八十七。去州水陆二千八百;去京都水陆五千五百七十。
临贺侯相,汉旧县。《晋太康地志》、王隐云属南海,而二汉属苍梧,当是吴 所度。
冯乘侯相,汉旧县,属苍梧。
富川令,汉旧县,属苍梧。
封阳侯相,汉旧县。
兴安侯相,吴立曰建兴,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谢沐长,汉旧县,属苍梧。
宁新令,二汉无,当是吴所立,属苍梧,晋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开建令,文帝分封阳立宋昌、宋兴、开建、武化、徃徃(徃音生)、永固、绥 南七县。后又分开建、武化、宋昌三县立宋建郡,属广州。孝武大明元年悉省,唯 余开建县。
抚宁令,宋末立。
始建内史,吴孙皓甘露元年,分零陵南部都尉立始安郡,属广州;晋成帝度荆 州;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度广州;三十年,复度湘州。明帝改名。领县七,户三 千八百三十,口二万二千四百九十。去州水二千八十,陆二千六百三十;去京都水 五千五百九十。
始安子相,汉旧县,属零陵。
熙平令,吴立为尚安,晋武改。
永丰男相,吴立。
荔浦令,汉旧县,属苍梧。
平乐侯相,吴立。
建陵男相,吴立,属苍梧,宋末度。
乐化左令,宋末立。
雍州刺史,晋江左立。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始于襄阳 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 随五郡为雍州,而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孝武大明中,又分实土郡县以为侨郡县 境。徐志雍州有北上洛、北京兆、义阳三郡。北上洛,晋孝武立,领上洛、北商、 酆阳、阳亭、北拒阳五县。北京兆领北蓝田、霸城、山北三县。并云景平中立。义 阳,云晋安帝立,领平氏、襄乡二县。酆阳、阳亭、北拒阳,并云安帝立,余县不 注置立。今并无此三郡。今领郡十七,县六十,户三万八千九百七十五,口十六万 七千四百六十七。去京都水四千四百,陆二千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