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太守,何志新分广汉立。领县二,七百五十三,
五千九百七十一。去 州(阙)去京都九千五百三十。
建昌令,何志新立。
下辩令。(别见)
晋熙令,晋安帝立。
顺令,徐志本南
民
寓立。
晋熙太守,秦州民,晋安帝立。领县二,
七百八十五,
三千九百二十五。
南新太守(新
郡别见),《起居注》新
民
寓,文帝元嘉十二年,于剑 南立。何志新立,新
民先属梁州,既立害
。领县六,
一千七十,
二千六百 八十三。
永安令,与郡俱立。
下邽令,何志汉旧县。案二汉、晋并无此县。
始康令,晋安帝立。
南宕渠太守,徐志本南中民,蜀立。《起居注》,本属梁州,元嘉十六年度。 《永初郡国》梁州有宕渠郡,领县三,与此同。而无“南”字,何同。若此郡元嘉 十六年度益,则何志应在益,不详。
僰令,汉旧县。
绥归令,何无此。徐有,不注置立。
兴固令,何志新立。
南沔令,徐志与郡俱立。
南晋寿太守,梁州元有晋寿,文帝元嘉十二年,于剑南以侨立。领县五,
一千五十七,
一千九百四十三。去州一百二十;去京都
一万。
临邛令,汉旧县,属蜀郡。
晋城令,何志晋安帝立。
宋宁太守,文帝元嘉十年,免吴营侨立。领县三,一千三十六,
八千三百 四十二。寄治成都。
南汉令,何志晋穆帝立。故属汉中,寓来
。
江原男相,汉旧县,属蜀郡。
汉昌令,何志晋安帝立。
晋丰令,晋安帝立。
晋乐令,何志故属沈黎。《晋太康地志》无沈黎郡及晋乐县。
略令,汉属略
郡,
寓
。
怀归令,何志新立。
南长乐令,徐志与郡俱立。
南苞中令,徐志与郡俱立。
汉令,汉旧名。
邵令。(别见)
清令。(别见)。
南令,徐志本南
白民
寓立。
资中令,汉旧县。
北平太守,徐志本属秦州,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度。《永初郡国》、何志,秦、 梁、益并无。领县四,
一千五十三,
六千七百六十四。
宋兴太守,文帝元嘉十年,免建平营立。领南陵、建昌二县。何志无复南陵, 有南汉、建忠。徐无建忠,有永川,何云建忠新立。领县三,四百九十六,
一 千九百四十三。寄治成都。
武都令,汉旧名。
晋原太守,李雄分蜀郡为汉原,晋穆帝更名。领县五,一千二百七十二,
四千九百六十。去州陆一百二十;去京都
一万。
武都太守(别见),《永初郡国》、何志益州并无此郡。徐志本属秦州,寓 立。领县五。
九百八十二,
四千四百一。
南城固令,徐志与郡俱立。
永川令,徐志新立。
安定令,旧安定郡,寓
。
兴安令。(别见)
宜昌令,与郡俱立。
汉嘉令,前汉青衣县属蜀郡,顺帝嘉二年更名。刘氏立为汉嘉郡,晋江右犹 为郡,江左省为县。
徙令,前汉徙县属蜀郡,后汉属蜀郡属国都尉。《晋太康地志》有徙
县, 属汉嘉。
南汉中太守,晋地记,孝武太元十五年,梁州刺史周琼表立。徐志,北汉中民 寓,孝武大明三年立。《起居注》,本属梁州,元嘉十六年度。《永初郡国》属 梁州,领县与此同。以《永初郡国》及《起居》检,则是太元所立,而何志无此郡, 当是永初以后省,大明三年复立也。领县五,
一千八十四,
五千二百四十六。
白令。(别见)
晋寿令。(别见)
平令。(已见)
新城相,晋安帝立。
临渭令,《晋太康地志》属略。
治官令,晋安帝义熙十年立。
桓陵令,张氏立。
北五城令,何志新分五城立。
新令,何志晋安帝立。
欣平令,与郡俱立。
桓陵令,何志晋哀帝立。《起居注》,南新
,元嘉十二年立。何云新立, 则非先有此郡,而云此诸县晋哀帝、安帝立,不详。
武令,汉旧县。
安固太守,张氏于凉州立。晋哀帝时,民蜀,侨立此郡,本属南秦,文帝 元嘉十六年度益州。领县六,
一千一百二十,
六千五百五十七。去州一百三十。 去京都
一万。
五,一千三百九十,
四千 五十七。去州陆九十;去京都
一万。
晋安令,何志晋安帝立。
苌令,晋安帝立。
桓陵令,徐志本安固郡民寓立。
略令。(别见)
兴乐令,二汉、魏无。《晋太康地记》云:“元年更名。本曰白,属汶山。” 何志,汉旧县。检二汉益
,无白
县。
谈令,晋安帝立。
南郑令,徐志与郡俱立。
南安令,汉旧县。
始康太守,关陇民,晋安帝立。领县四,
一千六十三,
四千二百二十六。 寄治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