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令,徐志新立。
宁浦太守,《晋太康地志》,武帝太康七年改合浦属国都尉立。《广州记》, 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吴分郁林立,治平山县。《吴录》孙休永安三年,分合浦立 为合浦北部尉,领平山、兴道、宁浦三县。又云晋分平山为始定,宁浦为涧阳,未 详孰是。《永初郡国》有安广县,无始定县。何、徐并无此郡。领县六。
涧阳令,晋武帝太康七年立。《永初郡国》作“简阳”
兴道令,晋武帝太康元年,以合浦北部营之连道立。《吴录》有此县,未详。
宁浦令,《晋太康地记》本名昌平,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吴录》有此县,未 详。
吴安令,《吴录》无。
平山令,《晋太康地记》有。
始定令,《晋太康地记》有,《永初郡国》无。
晋兴太守,晋元帝太兴元年,分郁林立。
晋兴。
熙注。
桂林。
增翊。
安广。
广郁。
晋城。
郁阳。
乐昌郡。
乐昌令。
始昌令。
宋元令。
乐山令。
义立令
安乐令。
交州刺史,汉武帝元鼎六年开百越,交趾刺史治龙编。汉献帝建安八年,改曰 交州,治苍梧广信县;十六年,徙治南海番禺县。及分为广州,治番禺。交州还治 龙编。领郡八,县五十三,户一万四百五十三。去京都水一万。
交趾太守,汉武帝元鼎六年开。领县十二,户四千二百三十三。
龙编令,汉旧县。
句漏令,汉旧县。
硃涘令,汉旧县。
吴兴令,吴立。
西于令,汉旧县。
定安令,汉旧县。
望海令,汉光武建武十九年立。
海平令,吴立曰军平,晋武改名。
武宁令,吴立。
羸(力知反)娄令,汉旧县。
曲昜(音阳)令,汉旧县。
南定令,吴立曰武安,晋武改。何志无。
武平太守,吴孙皓建衡三年讨扶严夷,以其地立。领县六。(上阙)户一千四 百九十。去州水二百一十,陆(下阙)。(上阙)《吴录》无,《晋太康地志》有。
吴定长,吴立。
新道长,江左立。
晋化长,江左立。
九真太守,汉武元鼎六年立。领县十二,(疑)户二千三百二十八。去州水八 百;去京都水一万一百八十。
移风令,汉旧县。故名居风,吴更名。
胥浦令,汉旧县。
松原令,晋武帝分建初立。
高安令,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晋分常乐立。
建初令,吴立。
常乐令,吴立。
军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军平县。
武宁令,吴立,何志武帝立。《太康地志》无此县,而交趾有。
都庞(音龙)长,汉旧县。《吴录》有,《晋太康地志》无。
宁夷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
津梧长,晋武帝分移风立。
九德太守,故属九真,吴分立。何志领县七,今领县十一,户八百九。去州水 九百;去京都水一万九百。
浦阳令,晋武帝分阳远立。阳远,吴立曰阳成,太康二年更名,后省。
九德令,何志吴立。
咸驩令,汉旧县。
都禋长,何志晋武帝分九德立。
西安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吴录》亦无。
南陵长,何志晋武帝立。《太康地志》无,王隐有。
越常长,何志吴立,《太康地志》无。
宋泰令,宋末立。
宋昌令,宋末立。
希平令,宋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