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之平也,道规推毅为元功, 无忌为次功,自居其末。进号辅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并州刺史,义昌太守如故。
时荆州、湘、江、豫犹多桓氏余烬,往往屯结。复以本官进督江州之武昌、荆 州之江夏随郡义阳绥安、豫州之西阳汝南颍川新蔡九郡诸军事,随宜剪扑,皆悉平 之。以义勋封华容县公,食邑三千户。迁使持节、都督荆宁秦梁雍六州司州之河南 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将军如故。辞南蛮以授殷叔文。叔文被诛,乃 复还领。善于为治,刑政明理,士民莫不畏而爱之。刘敬宣征蜀不克,道规以督统 降为建威将军。
卢循寇逼京邑,道规遣司马王镇之及扬武将军檀道济、广武将军到彦之等赴援 朝廷,至寻阳,为贼党荀林所破。循即以林为南蛮校尉,分兵配之。使乘胜伐江陵, 扬声云徐道覆已克京邑。而桓谦自长安入蜀,谯纵以谦为荆州刺史,厚加资给,与 其大将谯道福俱寇江陵,正与林会。林屯江津,谦军枝江,二寇交逼,分绝都邑之 间。荆楚既桓氏义旧,并怀异心。道规乃会将士,告之曰:“桓谦今在近畿,闻者 颇有去就之计。吾东来文武,足以济事。若欲去者,本不相禁。”因夜开城门,达 晓不闭,众咸惮服,莫有去者。雍州刺史鲁宗之率众数千自襄阳来赴。或谓宗之未 可测,道规乃单马迎之,宗之感悦。众议欲使檀道济、到彦之与宗之共击,道规曰: “卢循拥隔中流,扇张同异,桓谦、荀林更相首尾。人怀危惧,莫有固心,成败之 机,在此一举。非吾自行,其事不决。”乃使宗之居守,委以腹心,率诸军攻谦。 诸将佐皆固谏曰:“今远出讨谦,其胜难必。荀林近在江津,伺人动静。若来攻城, 宗之未必能固,脱有差跌,大事去矣。”道规曰:“诸君不识兵机耳。荀林愚竖, 无它奇计。以吾去未远,必不敢向城。吾今取谦,往至便克,沈疑之间,已自还反。 谦败则林破胆,岂暇得来?。且宗之独守,何为不支数日。”解南蛮校尉印以授咨 议参军刘遵。驰往攻谦,水陆齐进。谦大败,单舸走,欲下就林,追斩之。还至浦 口,林又奔散。刘遵率军追林,至巴陵,斩之。
初,谦至枝江,江陵士庶皆与谦书,言城内虚实,咸欲谋为内应。至是参军曹 仲宗检得之,道规悉焚不视,众于是大安。进号征西将军。先是,桓歆子道兒逃于 江西,出击义阳郡,与卢循相连接,循使蔡猛助之。道规遣参军刘基破道兒于大薄, 临陈斩猛。
徐道覆率众三万,奄至破冢,鲁宗之已还襄阳,追召不及,人情大震。或传循 已平京师,遣道覆上为刺史,江汉士庶感焚书之恩,无复贰志。道规使刘遵为游军, 自距道覆于豫章口。前驱失利,道规壮气愈厉,激扬三军;遵自外横击,大破之。 斩首万余级,赴水死者殆尽,道覆单舸走还盆口。初使遵为游军,众咸云:“今强 敌在前,唯患众少,不应割削见力,置无用之地。”及破道覆,果得游军之力,众 乃服焉。
遵字慧明,临淮海西人,道规从母兄萧氏舅也。官至右将军、宣城内史、淮南 太守。义熙十年,卒,追赠抚军将军。追封监利县侯,食邑七百户。
道规进号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固辞。俄而寝疾,改授都 督豫江二州扬州之宣城淮南卢江历阳安丰堂邑六郡诸军事、豫州刺史,持节、常侍、 将军如故。以疾不拜。八年闰月,薨于京师,时年四十三。,追赠侍中、司徒,加 班剑二十人。谥曰烈武公。平桓谦功,进封南郡公,邑五千户。高祖受命,赠大司 马,追封临川王,食邑如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