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一(4/4)

打补丁的衣裳都是敬皇后亲手缝制的。高祖显贵后将一件补丁衣裳交给公主说:“后代子孙如果骄纵奢侈而无节制,可将它拿给他们看。”湛之被大将军彭城王义康宠幸,并和刘湛等人十分投合。到刘湛犯罪时,事情牵连到湛之,太祖大怒,要处之以极刑。湛之既担忧又害怕没有法子,只有去求母亲。公主当日就进宫,见了太祖后,也不对太祖行礼,只大声哭闹。她用一锦袋装着高祖的补丁衣裳,将衣裳掷在地上给太祖看,并说:“你们家本来贫穷低贱,这是我母亲为你父亲缝的衣裳。如今有一顿饱饭就要杀我的儿子啊!”太祖也哭起来,湛之因之得以保全性命。调任中护军未接受,又调任太子詹事,不久又加侍中。

湛之擅长写公文,文辞顺达,音节流畅。作为皇亲国戚富豪之家,其家业非常庞大厚实。楼台园林,贵族中无人赶得上他。他府里歌伎美妙,冠绝当时。有门生一千多人,都是三吴富家子弟,个个气质端庄美丽,服饰华美。每当他出行,门生随从挤满了道路。碰到雨天,道路泥泞,则全乘车子。太祖嫌他太奢侈放纵,常常劝说他。当时无忌的儿子安成公何勖、孟昶的儿子临汝公孟灵休,两个都奢侈豪华,与徐湛之一同以肴膳、器服、车马的享乐著名。京城百姓称:“安成的饮食,临汝的服饰。”湛之则兼有何孟两家的豪奢,何勖官至侍中,死后谥荒公,灵休擅长弹琴下棋,官至秘书监。

湛之任冠军将军、丹阳尹,又封为征虏将军,加散骑常侍,因为服公主丧,未接受。葬礼过后,又被授予前面的官职,他上表坚决辞谢,又到廷尉那里去请罪,皇上诏令狱官不得接受,这之后他接受了任命。他坚决辞谢常侍,皇上允许了。元嘉二十二年(445),范晔等人谋反,湛之开始与他一伙,后来揭发了他们的事,但说的事都不彻底,被范晔等人牵连,他就到廷尉那里认罪,皇上抚慰他并让他回去了。

元嘉二十四年(447),湛之服完公主丧后,转任中书令,领太子詹事。出朝任前军将军、南兖州刺史,湛之非常善于治理,恩威并用。广陵城后有一高楼,湛之将之修缮一新,向南远眺钟山,城北有河流,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湛之又在河畔修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其间果竹繁茂,花草成行。他在那儿招集文士,极尽游赏之乐,成为当时的盛事。当时有一和尚叫作惠休,很会写文章,辞采绮艳,湛之和他交情深厚。世祖命惠休还俗,他本姓汤,官扬州从事史。元嘉二十六年(449),湛之又任丹阳尹,领太子詹事,将军不变。元嘉二十七年(450),索虏南侵至瓜步,湛之率军保护京城,与皇太子一道守卫石头城。二十八年(451)春,鲁爽兄弟率部下归顺宋,鲁爽是鲁轨的儿子。湛之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特加奖励接纳鲁爽等人,没有任性申明自己的私怨。他乞求退居乡村,没被批准。

转任尚书仆射,领护军将军。当时尚书令何尚之认为湛之是国戚,深得皇上恩宠,就想把朝政都推给他,一切上书上诉全不处理,湛之也根据《职官记》以及有关法令认为:尚书令掌管朝廷内外事务,总揽全局,如果尚书令空缺,政事才归仆射负责。因而他也将政务推给尚之,两相互相推委。御史中丞袁淑上奏要求将二人一起免去官职。皇帝下诏:“尚书令、仆射是具体处理朝政的,两人不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却相互推委,应该纠正。但是因为前朝的朝政比较混乱错谬才导致如今的问题,破例不予追究,应详加匡正。”于是就让湛之和尚之共同受理下面的上书。尚之虽然是尚书令,但朝政仍全归湛之处理。先前,刘湛被诛杀,殷景仁死去,太祖委任沈演之、庾炳之、范晔等人,后来又有江湛、何禹之,范晔被杀后,炳之免官,演之、禹之皆去世。到这时江湛任吏部尚书和湛之共处权要之位,世称“江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