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七十三(4/7)

,再排挤他出去做始安太守。领军将军谢晦对延之说:“从前荀勖嫉妒阮咸,贬阮咸做始平郡太守。今日足下又被贬做始安太守,可算是前后辉映的‘二始’。”黄门郎殷景仁也对延之说:“你这事正如俗话说的‘庸人嫉妒贤人,世俗苛求才子’。”

颜延之到始安上任,途经汨罗江,替湘州刺史张邵作了一篇《祭屈原文》,表达他的悲愤,大意说:

“我惶恐地接受皇上的命令,到湘楚之地做官,凭吊屈原投江的旧地,亲临屈子咏诗的旧波,驻马于汨罗江畔,泊舟于汨罗江边,恭敬地祭祀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君的灵魂:

‘馨香的兰花往往被熏坏和摧毁,坚硬的玉石往往被折断,万物最可怕的是它的美好,人最怕的是他的贤明高洁。就比如屈先生您,便逢到这样一个不幸的时代。春光一下子便流逝,冬天很快便到来,秦国与楚国正交战不停,秦昭王和楚怀王竭尽他们的智力,您挫败张仪和令尹子兰的阴谋。你的品行比兰花更坚负,远离国都,狼迹湘江,却日夜渴望回到故国,你真是比灵草还芬香,比荷花还清纯。你如神龙般矫健,如鸾凤般纯粹。你的声音比金石之光更加长久,你的志向可与日月争光,你像那橘树———香溢四野,又如小嫩枝般初发初长。望一望汨罗江泪眼横流,看一遍汨罗江我的心飞越上古,假如时间不成障碍,我真想找你倾诉我的一腔报国忠肠。’”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徐羡之等被杀,颜延之被任为中书侍郎,不久又转官太子中庶子,这后又兼任步兵校尉。文帝非常看重颜延之,延之平素喜欢饮酒,放荡不羁,不能与时人相合,因为看见刘湛、殷景仁手握大权,心里非常不满,常对别人说:“天下大事就应当与天下贤人共同商讨,难道它是一个人的智力能对付得了的吗?”他说了很多这样激烈的话,每每触犯当权人物,他曾对刘湛说:“我的官职和名誉不增加,大概是因为跟你作部属所引起的。”刘湛怀恨他,向彭城王刘义康进谗言,把颜延之排挤出外当永嘉太守。颜延之非常愤恨,于是又写了一首《五君咏》歌唱竹林七贤的故事。其中包括山涛、王戎从显贵到罢官的事。咏到稽康时是:“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咏阮籍说:“物故可不论,途穷能无恸。”咏到阮咸说:“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咏刘伶诗说:“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这四句,大概也是描叙自己,刘湛和刘义康听到这些不恭的话,勃然大怒。当时颜延之已拜永嘉太守,他们想把颜延之贬到更远的地方。这时文帝给刘义康下了一道诏书:“贬颜延之为小郡太守而不让他参与朝政。有人说留他在京城里,还不至于会蛊惑人心,他的罪过很明显,可以说大家都是很熟悉的,只需要撤换一下,叫他回家闭门思过。假如他自己不悔改,再贬到东方也不迟,如果他仍执迷不悟,自然可以绳之以法,殷景仁、刘湛等也有这种看法。”并命令光禄勋车仲远代替颜延之,是因为车仲远与颜延之一贯关系不好。于是颜延之闭门闲居,七年不和外界往来。中书令王球是名人子弟,非常超脱,颜延之仰慕他,王球也欣赏颜延之的才能,两人关系紧密,颜延之经济拮据,常常困乏,王球总是周济他。晋朝恭思皇后安葬时,百官都参加了,刘湛因为颜延之义熙元年出仕做官,于是推举颜延之做侍中,有关单位给颜延之送信笺,颜延之把它扔到地上,大声说道:“我颜延之连活人都伺候不了,更不用说是死人了!”

颜延之闲居家中,无事时往往作些文章,其中有一篇《庭诰》。现在删去里面的多余部分,留下精华,放在这里。文章说:《庭诰》一文,主要是说家务事而不是国家事。我现在年岁已高,常怕某天去世,以至不能留名后世,所以作一篇《庭诰》的文章。关于立身处世,劝诫世人,这些话已被圣人们所阐明,此处不必再加论述。目前我说的写的都是平生多年思考的感受,完全出自我的真诚心性,只是用来指导我做人的指针。我喜欢简明扼要,不喜欢繁词富语,但有时又议论得过分详细,这只是为了约束不规范的地方。正如古人说得好:获得一个鸟只要一个网口,但一个网口却得不到一只鸟,我的文章也是这样,挂一漏万,这是我做文章的想法。

大道是公德,情感是私心,按道德行事,可以和神灵相通,让它们保佑自己。自私只会导致隔阂,却不能叫妻子儿女与自己同心。所以从前真正的君子,必须收敛情感,遵循道德,顺从公理,摒弃私欲。

大丈夫长不满一丈,却把巨大的天地变成自己的心神;寿不过百十年,却希望与金石相终始。看些古人的箴言,近观当代名士的论述,即使是生活小节,往往追求万世之名,日常琐事,却竟在千古后流传。况且是建立道德,成立名义,抚养家人,教育全族,难道可以不作长远的打算?

一种说法说自己的德行不值得留给后人。但是希望儿子孝顺必须自己慈爱;要求弟弟恭敬,必须自己友爱。虽然说孝顺不完全取决于慈爱,但慈爱往往培养出孝子,和顺不全在于友爱,但友好的兄长却引导恭谨的弟弟。

如果一个人不和气,那么别人对他也不客气,好比不信任他人,别人也不信任他。假如知道恩爱相生,情感和道德相辅相承,便可以使每家都有曾参、子弓,人人都成子路、子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