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增加昏乱之性格,那便难以生存。所以中国外国的众多哲人,他们的观点都主张摒弃欲望,儒家道家的看法同样主张铲除嗜欲。然而有欲望的人执迷不悟,以故拯救的人常常担心救治方法太不济事,所以残害人性的东西多助益的东西少。如果能明白每个意思,也算是有点聪明。
恬淡和贪心是两种品格,敬畏和羡慕也是这样。处理与别人的关系,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因为自己的某些长处来苛求别人这样,便算得上明智了。不因为别人的特长而丧失自信,可谓有操行了,自己认为对的,对方认为是错的,这是下棋的缺点;肯定对方的意见,却忘掉了自己的立场,是附和的弊端。如果想去掉你的缺点,只有多想想,多反省而已。
至于流言蜚语,即使是有道德的人也避免不了,况且是品德低下的人,就更难防止它们的袭击。对于谎言,必须好好修养道德。有的人经常不讲信用,往往流言集中到他头上。有的人与人关系极差,往往是别人怨恨的对象。有这任何一个缺点,哪里去逃避诽谤呢?假如能自我反省,不要责怪人,必须明白其中的来去原因,明白其中的真伪,洞察其中的过程。每天三省自身,每月梳理自己的思想,宽心少语地过日子,使自己的品行高尚起来,神灵必然保佑他,还怕别人什么。俗话说“富足则一切顺利,贫穷则有问题了”贫穷的结果,是外表粗黑,而且心神沮丧,不仅朋友疏远,而且亲人讽刺。如果不是天性清廉或特别有见识的话,怎么能不改变他的性格!所以想去掉忧患,最好向古人看齐。向古人学习,应该完全像古人一样。有通达的见识,便少忧患。如有深远的思想那么便使你的怨恨减少,古人有在茅屋草庐之中而能弹琴自乐的人,就是用这样办法。
信任不明明白白,往往使别人产生误解,朋友之道关键在于真诚,了解对方的心理。开门见山便会建立深厚的感情。话说到别人的心坎上,那么心意会彻底相通。用这方法对待上司,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用这方法对待朋友,比金子石头更加长久。怎么能等到给了别人一些好处,然后便要求报答,送他整筐整箩的东西,然后才叫真正的友谊呢?想真正做了一个像样的人,要细细想这些而不要忽视它们。
接受国家的俸禄是很容易的,所以人们都以此为荣。获得绸丝谷物要克服许多困难,因为难所以人们都很轻视做这农活的人。一个难一个容易,一个贫苦一个安逸,而容易的光荣,艰难的可耻,这是贵贱贫富的差异。通过艰苦的斗争安定国家,建立卓越的功勋以拯救百姓,才可以使唤一般的民众,享受富贵荣华的生活。和多数百姓一样,自己终日操作,那么只能使唤妻子儿女,每月耕田织布而已,如果一定要消除压迫和侮辱,去掉下等人的觊觎之心,必须上等人和下等人各得其所,贵族与平民同样幸福。
人们如果有廉耻之心,便不需严厉的刑罚;保持不变的美德,便不需仰慕富贵,有廉耻之心的人,寿终正寝,保持美德的人,善始善终。世上还有退休离职的人,便不照顾,这是不讲义气。又有官任结束便对他改变态度,这叫不守道德。见人有好事,便百方巴结。一到听说大事不好,便公开的表示和他没有关系,甚至于附会谣言陷害他人。预备毒计攻击他人。在人面前吹捧,背后便进行毁谤,以前对人说心里话,今天则完全是敌人是坏蛋,这太过分了。又不仅如此而已,有的是别人教育成长,依靠他人建功立业,借他人之推荐,通过他人显名扬声,依附他人而生长,先前能为他人赴汤蹈火,一旦别人失势便远远地避开,尽力掩饰与人家的联系,甚而抹杀他人的优点,肆意的诬陷他人,掩没他人的长处,显示自己的能力,吹嘘平庸的伙伴,否定贤明之人的见识,一个人到了这地步,确实是极大的败坏了道德。应该提防这种人,不要和他们搞到一块。
突然发现怪事,应该尽量避开,碰到紧急的事,应该想怎样缓和它们,如果是自己首先表示异议,将负诽谤他人的责任。失去常态违背他人的意思,那就更糟糕了。如果能像裴楷那样坦然的面对怪事,像裴遐那样从容面对逼迫方可以称为杰出的人。
喜怒是人性固有的两面,它们的外露往往是气量不足,而喜怒不形于色,说明有深远的见识。高兴过分便不尊重,愤怒过分便失去威严。心神,稍稍抑制一下便会平静。发怒不利于身心,稍稍忍耐一下便会消除。能这样行事便没有错误,举动没有出轨,那么一切便会明白,你们将会平静安宁。
习惯能大大地改变一个人,不仅改变你的性格和身体,而且改变人的智力和理智。所以说:“和善人生活在一起,好比进了香草兰花的院子。长久会不知道其中的芬香,是因为被它影响,和恶人生活在一起,好像到了卖咸鱼的集市,时间长了便不知道它的臭味,是和它一起同化的原因。所以古人特别注意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人的道德。只有那些坚强的意志的人方能长久保持其品德而不被污染。所以说:“红颜料可以消失,但总有一点痕迹。石头可以打碎但总有一点碎片。”如果没有红颜料和石子的坚强特性,必须在细微的地方加以注意。能有志于道的探索,应该保持遵循道德的心态。既遵从道德,便不会讥笑贫穷,而只谈论那些有意义的东西,有人说:“贫穷为什么快乐?”这说明还未得道。对于胸怀道德的人来说:富贵和贫贱在他看来都一样。本来是一样。丧失美德,不是通达高尚的人,假如保持这些美德那便时时刻刻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