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等相遇,杨仲怀的部属都想逃到杜叔宝那里,合力攻击吕安国等人,杨仲怀说:“敌人到了,不出击还等什么?况且统帅在后,不过二三里,等到我们和敌人交战了,还怕他们不来吗?”便冲上前去。黄回带的都是淮南楚地士兵,是国内的极精锐的部队,两军相交,便打败了敌人,在战斗中杀了杨仲怀,杨仲怀的五百部众全部被杀。杜叔宝到时,但见杨仲怀和他的士兵横尸满地,黄回等人想乘机进攻。吕安国说:“他们将会自动逃跑,不需再打。”退兵三十里地驻扎,晚上派骑兵侦察,杜叔宝果然丢下米车逃走。吕安国便当夜前进,烧掉敌军米车,赶着二千头牛回来了。刘顺听说米车被烧掉,杜叔宝逃跑,五月一日夜间,刘的部队也崩溃了,逃回寿阳,接着又逃到淮西依仗常珍奇,刘勔大军于是方轨而进。
杜叔宝集合老百姓和溃兵,加固城池防守,刘勔和各路大军分别驻扎在城外,黄回在肥水边建立浮桥过河,杜叔宝派骑步兵三千人想打破这个浮桥,且截断小岘水坝,黄回奋击大败敌人,烧毁了敌人船舰。
休祐给殷琰写信说:“你本来是文雅书生,一向没有军事才干,这是远近熟悉的,况且国家的皇位,显而易见你是不能有半分希望的。近来发生的事,一定是为小人们逼迫所至,而你又不能坚定。今日朝廷大军前进,已抵达你们的城下,你们力量很小,而且没有增援部队,失败的灾难是一定会来临的,但考虑到当年我们的交情,不免有些可怜你。皇上施天地般的仁惠,赏赐从未有过的恩泽,喜欢救人讨厌杀伐,这是远近人们熟知的。顾琛王昙生等人都兵败逃亡,在野外求生,都得到皇恩的宽恕,安静地呆在家里。今日我军兵锋所向的地方,前面没有对手,况且你们孤小城弱的部队,加上是受到打击的残余,难道能自我保守吗?如果开门投降,还能保住原来的富贵,大小将士们,仍可保原先爵位,何必苟且困扰兵士民众,自找灭亡,招致自己蒙受刀斧的惩罚,妻子儿女被杀,兄长以白发之年在东街市上被砍头。请你自已详细考虑。我每句话都会兑现。如同明夜皓月一般明白。”
明帝又派王道隆带诏书原谅殷琰的罪过。刘勔又给殷琰写信说:“当年景和帝(前废帝)凶恶疯狂,丧尽人伦道德,昏乱暴虐,阴险卑鄙。进谏的道路被堵绝,以致毁坏先帝陵庙,杀戮百官,流毒四方,穷凶极恶,简直没有比这更坏的。当时神灵和人们惶惶无主,无法自保,朝野的官民,都想拯救这危险的时局。我此时正在警卫部门工作,这些都是亲眼所见。皇上奋发神武韬略,迅速拨乱反正。惨遭涂炭的人民,一日间便得到太平。扶持危险拯救急难,确实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但四方心怀疑虑,造成这种叛逆的局面。朝廷大军所向,无不摧破。阁下是高门士族,信义昭著,附和反逆,仍被宽容。令兄殷瑗长史,升进为清显大官,令郎殷邈参军,也被国家选用。前段时期我们进军宛唐,都是由刘顺出谋划策,收敛兵众退守城池,还没有结束。我蒙受皇上大恩,侥幸作了将帅,早年便承蒙阁下欣赏,有依恋的心意,当今皇上威名远播,三方叛军日渐衰弱,胜负形势,昭然若揭。王御史昨日到我这里,皇上的敕书,骠骑大将军的教令,令兄令郎的书信,现在都送给你。百代以来从未有恩泽宽容到这步田地的。况且朝廷正向天下显示信用道义,不需对士人百姓说假话,失信于一州人民。因为足下远见卓识,大概不会要很长时间便会幡然悔悟。如果要背负到底自招祸害,便可打到底,一直到被判死刑。只怕您家再也没有祭祀主人,祖坟也没有扫除的指望,进则愧对忠臣,退则羞对孝子,名实两亏,死有余辜。我尽力简述,还希望仔细阅览。”
殷琰本来没有反叛之心,只因无法制服部将,杜叔宝等人有投降的意思,前后多次派人送想投诚的信件,但众人相互怀疑,无法一致,所以投降的计策总不能相吻合,只好敛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