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洋界。下五里,饭于岭
。时旭日将中,万峰若引镜照面。回望上岭,已不可睹,而下方众岫骈列,无不献形履下。盖
山绝
,峰峦自相亏蔽,至此始廓然为南标。询之土人,宁洋未设县时,此犹属永安;今则岭北
俱北者属延平,岭南
俱南者属漳州。随山奠川,固当如此建置也。其地南去宁洋三十里,西为本郡之龙岩,东为延平之大田云。下山十里,始从坑行。渡溪桥而南,大溪遂东去。逾岭,复随西来小溪南行,二十里,抵宁洋东郭。绕城北而西,则前大溪经城南来,恰与小溪会,始胜舟。
初五日 晓达南靖,以溯
迂曲也。溪自南平来,到南靖六十里,势于西溪同其浩
,经漳郡南门,亦至海澄
海。不知漳之得名,两溪谁执
耳也?
宁洋之溪,悬溜迅急,十倍建溪。盖浦城至闽安
海,八百余里,宁洋至海澄
海,止三百余里,程愈迫则
愈急。况梨岭下至延平,不及五百里,而延平上至
岭,不及四百而峻,是二岭之
伯仲也。其
既均,而
海则减,雷轰
地之险,宜咏于此。
崇祯皇帝改年号的那年(崇祯元年,1628)二月,我萌发
游福建、广东的兴致。二十日,才动
启程。三月十一日,到达江山县的青湖,是沿
福建省的陆路走的。十五里,从石门街
去,和江郎山相遇,就像老朋友又见面一样。走十五里,来到峡
,已是傍晚。又走十五里,在山坑住宿。
二十八日 将南下,传盗警,舟不发者两日。
十七日河
涨起数丈,同行的船只都不启航。上午来了一只三板舟,于是搭乘三板舟启程。航行四十里,到太平
,又四十里,到大横
,一路上船像鸟似地一飞
四月初一日 平明,舟始前,溪从山峡中悬
南下。十余里,一峰突而西,横绝溪间,
避而西,复从东折,势如建瓴意即
势忽而畅,曰石嘴滩。
石丛立,中开一门,仅容舟。舟从门坠,
下丈余,余势屈曲,复
下数丈,较之黯淡诸滩,大小虽殊悬,险更倍之也。
众舟至此,俱鳞次以下。每下一舟,舟中人登岸,共以缆前后倒曳之,须时乃放。过此,山峡危
,复嶂
天,曲折破
而下,真如劈翠穿云也。三十里,过馆
,为漳平界。一峰又东突,
复环东西折,曰溜
滩。峰连嶂合,飞涛一缕,直舟从云汉,
挟龙湫矣。已而山势少开,二十余里,为石
滩。其石自南而突,与
相扼,
不为却,捣击之势,险与石嘴、溜
而三也。下此,有溪自东北来合;再下,夹溪复至东北来合,溪
遂大,势亦平。又东二十里,则漳平县也。
十二日走二十里,登上仙霞岭。走三十五里,登上丹枫岭,岭南是福建境。又走七里,西边有条路越过山岭后伸过来,这是去江西省永丰县的路,距离永丰县还有八十里。沿着溪
转向东,走八里到达梨岭麓,又走四里登上岭
,往前走六里,在九牧住宿。十三日走三十五里,越过山岭,在仙
吃饭。仙
岭不太
,但杜鹃
盛开,
光明媚,十分可
。饭后乘车,行三十里到达浦城县,时间还早,没到黄昏。当时一路上都传着泉州府、兴化府有海盗作梗,应当经过延平府去永安县。我也很久以来就怀有游玉华
的兴致,于是寻找去延平府的船。
十四日乘船行四十里,到达观前。因船夫回家探望而早早停船,我于是渡过浮桥,顺着溪
往左登金斗山。石阶
很整齐,松树
大,
草艳丽,幽香袭人。经过三亭,
玄帝
,从正殿背后登岭。山岭
突起、悬立在正中,四周被山峰环抱簇拥,一
溪
如玉带一般,山间雾霭升起,天
将晚,我依依不舍地离去。十五日天微微亮就启航。
汹涌,船浆摇动,航行一百二十里,在
边岩石下停泊。风雨通宵达旦,河
喧腾好似雷鸣。十六日航行六十里,到达双溪
,溪
与崇安县的河
汇合。又航行五十五里,到达建宁郡。雨没停。
译文
初四日 舆行二十里,
漳之北门。访叔司理,则署印南靖,去郡三十里。遂雨中
南门,下夜船往南靖。
初二日 下华封舟。行数里,山势复合,重滩叠溜,若建溪之太平、黯淡者,不胜数也。六十里,抵华封,北溪至此皆从石脊悬泻,舟楫不能过,遂舍舟逾岭。凡
惟滥觞发源之始,不能浮槎竹筏,若既通,而下
反阻者,止黄河之三门集津,舟不能上下。然汉、唐挽漕
,缆迹犹存;未若华封,自古及今,竟无问津之时。拟沿
穷其险
,而居人惟知逾岭,无能为导。
初三日 登岭,十里至岭巅,则溪
复自西来,下循山麓,俯瞰只一衣带
耳。又五里,则隤坠落然直下,又二里,抵溪。舟行八十里,至西溪。西南陆行三十里,即漳郡;顺
东南二十里,为江东渡,乃兴、泉东来驿
也;又顺
六十里,则
海澄
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