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只穿平常的服装。兖州人民对他十分怀念。魏明帝即位,封司马朗的儿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爵,食邑百户。司马朗的弟弟司马孚又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家。司马遗死后,司马望的儿子司马洪承袭了爵位。当初同司马朗一起迁徙到黎阳的赵咨,官作到太常,是当时的好官。
梁习传,梁习字子虞,陈郡木石县人。担任郡国的主簿。曹操作司空时,征召他为漳县长,后又调任乘氏县、海西县、下邳县令,任职期间,有善于治理地方的名声。后入朝担任西曹令史,升为属官。
建安十一年(206),并州的土地刚刚被收复,梁习以别部司马的官职兼任并州刺史。当时正是高干作乱骚扰之后,南匈奴部落就在并州界内,飞扬跋扈、仗势欺人,并州的官吏百姓纷纷反叛逃亡,加入到匈奴部落。州中的豪强聚积壮丁,也不时地骚扰迫害人民,各种势力互相煽动挑衅,往往相持不下。梁习到任以后,采用诱导、说明、招抚的策略,对于那些豪强大户都很礼貌地召请,并稍稍加以推荐,让他们到幕府中去任职。豪强大户都得到安置以后,紧接着发动壮丁前去参军,又借着大军出征的机会,分别去请求让他们充当勇士。作吏的和当兵的都离去以后,梁习又让他们的家属作适当的迁移,前后送往邺县的共有好几万人。对那些不执行命令的,梁习派兵前去讨伐,杀死了一千多人,上万人投降归顺。南匈奴的单于恭恭敬敬地服从了梁习,各部落的酋长也俯首听命,部民都听从梁习的驱使,同入籍的百姓一样。边境从此得到安定,百姓都分布在田里耕作,梁习不断鼓励农民发展农桑,命令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贯彻。州里的儒生、名士经过梁习的推荐,都得到了朝廷的任用,有关的事记载在《常林传》。曹操对梁习予以嘉奖,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并实授他刺史的官品。州中的父老称颂梁习的事迹,认为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刺史能赶得上梁习。
建安十八年(213),并州隶属于冀州,任命梁习为议郎、西部都督从事,统辖所属地方,总管原来的部队。又出使到上党督运大木材以供修建邺城宫殿。梁习上表请求设置两名屯田都尉,带领六百个民夫,在大道边耕种粮食,满足来往人畜的需要。后来单于入朝称臣,西北边境没有了忧虑,这是梁习的功绩。魏文帝即帝位,重新设置并州,梁习再次担任刺史,晋封为申门亭侯爵,食邑百户。他治理的地方总是全国最好的。
太和二年(228),朝廷征召他担任大司农。梁习在并州任职二十多年,他的饮食起居都十分俭朴,他家里没有一点地方特产及珍贵物品,魏明帝对此感到很诧异,对他很尊重,赏赐优厚。
太和四年(230),梁习逝世,他的儿子梁施承袭了他的爵位。当初,济阴郡的王思与梁习都担任西曹令史的时候,有一天轮到王思向曹操汇报事情,由于说话不恰当,惹得曹操大发雷霆,教传唤主事的官吏,要以重罪论处。正赶上王思不在周围,梁习便替他去面见曹操,到了就被关押起来。王思急忙赶回来,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责。按他的罪过应该被处以死刑。曹操对梁习默默地代人受过十分感动,也很满意王思能勇于承担罪责,他说:“想不到我的部队中竟然有两名义士!”后来两个人同时升为刺史,王思统领豫州,也算是个能干的官员,只是苛刻琐碎,不识大体。他后来官至九卿,封为列侯。
张既传,张既字德容,冯翊郡高陵县人,十六岁的时候,在郡中担任小吏,后来曾转任重要的职务。乡里推举他为孝廉,他没有应召去求官。曹操做司空的时候,征召他进京,他也没有去。尔后他被推举为茂才,担任新丰县令,他治理的新丰县,在三辅地区名列第一。袁尚在黎阳同曹操的兵马对抗,派他所设置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干以及匈奴的单于攻取平阳,并派遣使者到西部同关中的各路诸侯联合抵抗曹操。曹操部下的司隶校尉钟繇派张既去游说马腾等将军,张既给马腾等人分析利害关系,马腾等人被说服归顺了曹操。马腾派儿子马超带领一万多人马,会同钟繇的部队攻击高干、郭援,把对方打得溃不成军,郭援被斩首,高干和匈奴的单于都被迫投降。后来高干再次反叛,并州失去控制。河内郡的张晟拥兵一万多人独来独往,在崤山、渑水一带为寇,河东郡的卫固、弘农郡的张琰都带兵响应张晟。曹操任命张既为议郎,在钟繇的部队中参谋军事,让西征的马腾等将军会同钟繇,联合攻击张晟等势力,结果大败敌人。杀死了张琰、卫固,高干逃奔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