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廷任命陈泰为镇军将军,有权都督指挥淮河以北的各项军事行动,又诏令徐州监军以下均受陈泰节制调度。孙峻退兵后,魏军班师回朝,陈泰转任尚书左仆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寿春叛乱,司马昭亲自率领朝廷大军屯驻丘头,又让陈泰总督随行的尚书台(时司马昭扶持少帝曹髦与太后共同出征,尚书台随行)。司马师、司马昭都把陈泰当作好朋友来对待,沛国的武陔因此也和陈泰十分友善。有一次司马昭问武陔:“玄伯和他父亲陈群司空相比怎么样?”武陔回答:“通达儒雅,渊博练畅,以天下教化为己任,玄伯不如其父,但严明纲纪简捷精干,建功立事,则超过他父亲。”陈泰先后因功增加食邑两千六百户,子弟中一人被封为亭侯,二人被赐封为关内侯。
元帝曹奂景元元年(260),陈泰去世,被追赠为司空,谥封为穆侯,他的儿子陈恂继承爵位,陈恂死后,没有子嗣,就由他的弟弟陈温继承了爵位。元帝咸熙年间(264~265),建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因为陈泰功在前朝,功名显赫,又改封陈温为慎子。
陈矫传,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因避乱来到江东及东城。先后婉言谢绝了孙策和袁术的征聘,回到了本郡。太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然后派他去许都,对他说:“许都很多人在议论我,对待我很不公平,请你替我相机观察了解一下,回来告诉我,也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陈矫从许都返回后,对陈登说:“我听到不少议论,都说您有些骄傲自大。”陈登说:“要论家门雍容肃穆,有德有行,我敬佩陈元方兄弟;要论渊清玉洁,有礼有法,我敬佩华子鱼;要论洁身自好,嫉恶如仇,有识有义,我敬佩赵元达;要论博闻强记,飘逸杰出,我敬佩孔文举;要论雄姿杰出,有王霸的战略眼光,我敬佩刘玄德。我对这些人如此敬重,哪谈得上骄傲自大!其余的诸位都是平平常常,也值得一提吗?”陈登就是这样高雅宽宏,但他却由衷地像朋友一样敬重陈矫。孙权派匡奇围困广陵郡,陈登命陈矫去向曹操求救,陈矫对曹操说道:“鄙郡虽然地域狭小,但却是个地理形势很重要的地方,如若能得您的救援,使鄙郡成为您的外藩,那么东吴的阴谋就会遭到挫败,徐方的百姓就会得到永久的安宁,同时也能使您的声威远震,令还没有顺服的国家望风归附,崇仰您的仁德,增加您的威望,这可是关系到您成就功业的大事啊!”曹操认为陈矫是个奇才,便想挽留他,可陈矫推辞道:“我的家乡正处在危难之中,我只想到处奔死告急,纵然收不到从前的申包胥哭秦庭的效果,又怎敢忘却当年弘演舍身救国的忠义呢?”曹操于是派军队前去救援,吴军听到消息后全部撤走,陈登派人设置了很多埋伏,并亲自领兵追杀,大破吴军。曹操征召陈矫为司空掾属,此后又先后被任命为相县县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周有个百姓因为父亲得了病,就用耕牛来祈祷,把牛杀死后又用绳子悬挂在街市上。陈矫知道后说:“这是孝子啊。”于是赦免了他宰杀耕牛的罪过。不久,陈矫升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的牢房里囚禁着上千的罪犯,已经有好几年了。陈矫认为:周朝有三典之制,汉代有约法三章,如今只重视从重判罚的作用,却忽视了长久拘押众犯的祸患,可以说是失之偏颇了。于是陈矫亲自审阅了所有犯人的罪状,该关的关,该放的放,一时间全部处理妥当。大军东征,陈矫进相府担任了丞相长史,大军回师后,重任魏郡太守,后转为西曹属。曹操征伐汉中,陈矫随行,返回后被授予尚书之职。还没到达邺城任所,曹操在洛阳去世,大臣们拘泥于常礼,认为太子即位,必须要有皇帝的诏书。陈矫说:“魏王亡故于邺城之外,天下人惶恐不安。太子曹丕应尽快节哀即位,以抚慰远近各地的官民的期望。况且魏王的爱子又在旁边,倘若兄弟之间发生事变,那国家可就危险了。”于是当即配齐应有的官员,备好典礼的用品,一天之内,全都安排妥当。第二天一早,便以王后的命令,督促太子曹丕即位,并大赦天下。
文帝曹丕评价陈矫说:“陈季弼在紧要关头和重大问题面前,能够深明大义,胆略过人,确实是一代俊杰!”曹丕称帝以后,便派陈矫掌握吏部,封他为高陵亭侯,并提升他做了尚书令,总揽一切政务。明帝曹睿即位后,陈矫又被晋爵为东乡侯,食邑六百户。一次,明帝的车驾来到刘尚书令的府门,陈矫跪伏于地问明帝道:“陛下来这儿有什么事吗?”明帝说:“我想批阅一下经办的那些文书案卷。”陈矫说:“这些都是臣下职责以内的事务,并不适宜您亲自办理。要是陛下认为我不称职,请您现在就罢免臣下的官职。陛下请回去吧。”明帝很惭愧,让人把车调过头回宫去了。陈矫的为人就是如此耿耿忠直。后来陈矫又被任命为侍中光禄大夫,最后升任司徒,位列三公。明帝景初元年,陈矫去世,谥号为贞侯。陈矫的儿子陈本继承了其父的爵位,历任郡守、九卿,在职期间,都能提纲挈领,顾全大局。陈本很有领导才干,善使部下尽职尽责,自己则很少过问琐碎细小的事务。他没有研习过法律,却得到了廷尉的称号,比司马岐等还优秀,而且文理精练。陈本后来升任镇北将军,有权都督黄河以北各项军事活动。陈本死后,他的儿子陈粲继承了爵位。陈本的弟弟陈骞在元帝曹奂咸熙年间曾任车骑将军。当初,陈矫担任广陵郡功曹时,曾在出使途中路过泰山。泰山太守东郡人薛悌觉得他很奇特,就和他结为好友。他曾经和陈矫开玩笑说:“你这个小小郡吏竟和我这个二千石的大官交了朋友,就像邻国的君主屈尊陪着臣下冶游,不是也挺好吗?”薛悌后来也先后担任过魏郡太守和尚书令,都是接替陈矫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