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四年,诏‘得有才智文章,谋虑渊
,料远若近,视昧而察,筹不虚运,策弗徒发,端一小心,清修密静,乾乾不解,志尚在公者,无限年齿,勿拘贵贱,卿校已上各举一人。太尉司
宣王以昶应选。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
“昔伏波将军援戒其兄
。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
不可得而言也。‘斯戒矣至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
。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
,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
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也。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其言信矣。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
矣。夫虚伪之人,言不
,行不顾言,其为浮浅较可识别。而世人惑焉,犹不检之以言行也。近济
魏讽、山
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
慝,驱动后生。虽刑于鈇钺,大为烱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可不慎与!
于晋,王叔负罪于周,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
,鲜不遂矣。夫毁誉,
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
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昶以为国有常众,战无常胜;地有常险,守无常势。今屯宛,去襄三百余里,诸军散屯,船在宣池,有急不足相赴,乃表徙治新野,习
军于二州,广农垦
,仓谷盈积。
二年,昶奏:“孙权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民夷与新城郡接,可袭取也。”乃遣新城太守州泰袭巫、秭归、房陵,荆州刺史王基诣夷陵,昶诣江陵,两岸引竹絙为桥,渡
击之。贼奔南岸,凿七
并来攻。于是昶使积驽同时俱发,贼大将施绩夜遁人江陵城,迫斩数百级。昶
引致平地与合战,乃先遣五军案大
发还,使贼望见以喜之,以所获铠
甲首,驰环城以怒之,设伏兵以待之。绩果追军,与战,克之。绩遁走,斩其将钟离茂、许旻,收其甲首旗鼓珍宝
仗,振旅而还。王基、州泰皆有功。于是迁昶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
封京陵侯。毋丘俭、文钦作
,引兵拒俭、钦有功,封二
亭侯、关内修,
位骠骑将军。诸葛诞反,昶据夹石以
江陵,持施绩、全熙使不得东。诞既诛诏曰:“昔孙膑佐赵,直凑大梁。西兵骤近,亦所以成东征之势也。”增邑千
,并前四千七百
,迁司空,持节、都督如故。甘
四年薨,谥曰穆侯。
浑嗣,咸熙中为越骑校尉。
若夫山林之士,夷、叔之,甘长饥于首
,安赴火于绵山,绵可以激贪励俗,然圣人不可为,吾亦不愿也。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于闺门,务学于师友。吾与时人从事,虽
不同,然各有所取。颖川郭伯益,好尚通达,
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余。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愿儿
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
,不求苟得,淡然自守,惟
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愿儿
师之。东平刘公
,博学有
才,诚节有大意,然
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
之重之,不愿儿
慕之。乐安任昭先,淳粹履
,内
外恕,推逊恭让,
不避洿,怯而义勇,在朝忘
。吾友之善之,愿儿
遵之。若引而绅之,
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
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
仕尚忠节,其取人务实
,其
世戒骄
;其贫贱慎无威;其
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复何忧哉?
迁安平太守,公事去官。大将军曹请为从事中郎,
为安丰太守。郡接吴寇,为政清严有威惠,明设防备,敌不敢犯。加讨寇将军。吴尝大发众集建业,扬声
攻扬州,刺史诸葛诞使基策之。基曰:“昔孙权再至合
,一至江夏,其后全琮
庐江,朱然寇襄
,皆无功而还。今陆逊等已死,而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
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新将未信。此不过
补定支党,还自保护耳。”后权竞不能
。时曹
专柄,风化陵迟。基着《时要论》以切世事。以疾征还,起家为河南尹,未拜,
伏诛,基尝为
官属,随例罢。
昔颜渊云东野之御,
力尽矣而求
不已,是以知其将败。今事役劳苦,男女离旷,愿陛下
察东野之弊,留意舟
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昔汉有天下,至孝文时唯有同姓诸侯,而贾谊忧之曰:置火积薪之下而寝其上,因谓之安也。今寇贼末殄,猛将拥兵,检之则无应敌,久之则难以遗后,当盛明之世,不务以除患,若
孙不竞,社稷之忧也。使贾谊复起,必
切于
时矣。
嘉平初,太傅司宣王既诛曹
,乃秦博问大臣得失。昶陈治略五事:其一,
祟
笃学,抑绝浮华,使国
太学而修庠序。其二,
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
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其四,
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
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诏书褒赞。因使撰百官考课事,昶以为唐虞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职,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由此言之,圣主明于任贤,略举黜陟之
,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其大指如此。
王基字伯兴,东莱曲城人也。少孤,与叔父翁居。翁抚养甚笃,基亦发孝称。年十七,郡召为吏,非其好也,遂去,琅邪界游学。黄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是时青土初定,刺史王淩特表请基为别驾,后召为秘书郎,淩复请还。顷之,司徒王朗辟基,淩不遣。朗书劾州曰:“凡家臣之良,则升于公辅,公臣之良,则
于王职。是故古者侯伯有贡士之礼。今州取宿卫之臣,留秘阁之吏,所希闻也。”淩犹不遣。淩
称青土,盖亦由基协和之辅也。大将军司
宣王辟基,未至,擢为中书侍郎。明帝盛修
室,百姓劳瘁。基上疏曰:“臣闻古人以
喻民,曰‘
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故在民上者,不可以不戒惧。夫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是以先王居之以约俭,俾不至于生患。
孔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又曰:”于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
散骑常侍王肃着诸经传解及论定朝仪,改易郑玄旧说,而基据持玄义,常与抗衡。
其年为尚书,为荆州刺史。加扬烈将军,随征南王昶击吴。基别袭步协于夷陵,协闭门自守。基示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