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7/10)

,来敏于是随从姐姐进入蜀地,常常作刘璋的宾客。来敏涉猎书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仓颉篇》、《尔雅》的训诂学,喜好校正古籍文字。刘备平定益州,让来敏代理典学校尉,及至册立太子,又任他为家令。后主刘禅继位,来敏为虎贲中郎将。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请来敏前往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因过失而被罢免。诸葛亮去世后,来敏返还成都任大长秋,再次被罢免。后又逐渐升迁为光禄大夫,又因过错而被免职。他前后多次被贬削,都怪他说话毫无节制,举止违反常理。当时孟光也因为不慎重保守机密,不合时议论朝政,然而比来敏还要厉害。只因二人都是宿儒学士而被人见重。来敏出身于荆楚名族,又是东宫的老臣,受到特别优待,所以被罢免后还能再次起用。后来又让来敏作执慎将军,是想要用责任重大的官职让他自己警诫约束自己。景耀年间,来敏九十七岁去世。他的儿子来忠,同样博览经学,颇有来敏的风范,与尚书向充等都能协助大将军姜维。姜维很赏识他,用他作参军。

尹默传,尹默,字思潜,梓潼郡涪县人。益州地区的学者都崇尚今文经学而不喜欢章句之学的古文经学,尹默知道他们的学问不渊博,于是远游到荆州地区,师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学习古文经学。他对诸经史都很精通,又专心探研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而下经郑玄、贾逵父子、陈元、服虔的注解,他都诵述讲解,不须参看书本。刘备平定益州,兼作益州牧,任命尹默为劝学从事。及至册立太子,以尹默为仆,让他用《春秋左氏传》教授后主。后主刘禅继位后,任命尹默为谏议大夫。丞相诸葛亮驻守汉中,请他前往为军祭酒。诸葛亮去世后,尹默回到成都,被任为太中大夫,去世后,其子尹宗继承他的学业,为博士。红潮网

李譔传,李譔,字钦仲,梓潼郡涪县人。李譔的父亲李仁,字德贤,与同县人尹默一起远游到荆州,师从司马徽、宋忠等学习。李譔完全继承了其父学业,又从尹默学习经义名理,五经、诸子之学,他无不广泛浏览,加之他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器具,他都认真探研。李讠巽起始为州书佐、尚书令史。

延熙元年(238),后主刘禅册立太子,以李讠巽为庶子,升任为仆,后调任为中散大夫、右中郎将,仍伺候太子。太子因为他知识广博,故十分喜欢他。然而李譔为人轻佻,喜欢嘲弄戏耍人,故此人们不敬重他。李讠巽平生著有古文《易》、《尚书》、《毛诗》、《三礼》、《左氏春秋传》、《太玄》诸书的《指归》,都以贾逵、马融之说为准则,而异于郑玄之说。他与王肃相隔较远,故王肃起初没有看到他的著述,然而他们的见解颇多相同之处。李讠巽于景耀年间去世。

当时还有汉中人陈术,字申伯,也博学多闻,著有《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和《益部耆旧志》,曾历任三个郡的太守。

谯周传,谯周,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人。他的父亲谯山并,字荣始,研究《尚书》,兼通诸经书和河图谶纬。州郡征召他,他都不理睬,州里到他家里任请他为师友从事。谯周幼年丧父,与母亲、哥哥一起生活。成人后,酷爱古籍,笃志好学,家里虽然贫困但他从不留心治理产业,诵读典籍,欣然自乐会心而笑,废寝忘食。他精研《六经》,尤其擅长草写书札。他十分熟悉天文,但对此不怎么留意;不太喜爱诸子文章,故不遍视阅览。他身高八尺,衣着外表简朴,本性诚实无矫饰,虽然没有随机而发的应变辩论的口才,但却很渊博聪明内心反应敏捷。建兴年间,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任用谯周为劝学从事。诸葛亮死于魏国境内的军营中,谯周在家听到消息后,马上前往奔丧。不久便有诏书禁止人们奔丧,只因谯周动身迅速行走很快才得以到达。大将军蒋琬兼任刺史,升谯周为典学从事,主管州中学者。后主刘禅立太子,以谯周任仆,后调任为家令。当时后主常常外出游玩,增加供奉音乐的人数。谯周上疏进谏:“过去王莽败亡,群雄四起,占州据郡,均想篡国,于是贤才智士选择归附自己所仰望之人,未必看其人的势力和地盘的大小,只看他的德行的厚薄;所以当时的更始帝刘玄、公孙述及其他拥有大批军队的人,多已占有广大的土地。然后他们都放纵情欲,而不修德施仁,游猎吃喝,而不怜惜民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