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北往投降曹操,然而刘备最终还是打败了杜。。、朴胡,斩杀夏侯渊,占据汉中,这都出自黄权的原来计谋。刘备为汉中王后,仍兼任益州牧,任命黄权为治中从事。及至刘备登基称帝,准备征讨东吴,黄权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黄权的建议,而任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
后来吴国将军陆议(即陆逊)顺长江流势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江南前线部队大败,刘备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黄权军队无法返回蜀地,故此他只好率领部下投降魏国。蜀国有关衙门依军法行事,向刘备报告说已将黄权妻子儿女收捕。刘备说:“是孤有负黄权,而黄权并未负孤啊!”对待他的家小仍同过去一样。魏文帝曹丕对黄权说:“您背弃叛逆效命顺从天意的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的作法吧。”黄权回答说:“为臣受过刘蜀主的特殊恩遇,既不能投降东吴,又无路返回蜀地,故此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免去一死就是幸运,还有什么羡慕古人之处!”曹丕颇为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侍中,并恩待他陪同乘坐同一辆车。蜀国投降的人有的说黄权的家小被杀,黄权知道其言不真实,故未马上发丧。后来审得确切消息,果然如黄权所言。
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独黄权无一丝笑意。曹丕观察到黄权很有器量,想试着惊惧他一下,于是派遣身边的人诏知黄权,黄权未进宫廷之前,来催促他的人一个接着一个,使者坐骑奔驰不绝道路,黄权的部下莫不胆战心惊,而黄权却举止谈笑脸色自若。后来黄权兼任益州刺史,又调任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黄权,问黄权说:“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有几人?”黄权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您如此看重我!”司马懿与诸葛亮的信说:“黄公衡,豪爽之士,无论何时谈起您,总是赞叹,不改初言。”景初三年(239),即蜀延熙二年,黄权被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第二年黄权即去世,谥号为“景侯”其子黄邕继承侯位,黄邕无子,故其爵绝嗣。黄权留在蜀国的儿子黄崇,为蜀国尚书郎,跟随卫将军诸葛瞻抗御邓艾。出兵至涪县,诸葛瞻盘桓不前,黄崇多次劝说诸葛瞻应当迅速前行守住险要之地,不让敌军得以进入平川之地。诸葛瞻犹豫不定而没有采纳黄崇的意见,黄崇为此进谏以至流涕痛哭。等到邓艾长驱直入,诸葛瞻退至绵竹作战时,黄崇统帅军队激励将士,与敌决一死战,在阵前被敌军所杀。
李恢传,李恢,字德昂,建宁郡俞元县人。他作过郡中的督邮,他的姑父爨习任建伶县县令,有犯法之事,李恢因爨习的事而被免官。太守董和考虑到爨习是地方上的大姓之人,故此平息此事保留住李恢的官职。后来又推荐李恢到州中,还没有到州府,听说刘备自葭萌关转道南下攻打刘璋。李恢知道刘璋必败、刘备必胜,于是托名为郡中使者,北往去见刘备,在绵竹相遇。刘备对他很赏识,他跟随刘备到雒城,受刘备派遣他到汉中去结交马超,马超由是从命归附。成都平定后,刘备兼任益州牧,李恢被任命为功曹书佐、主簿。后来被投降的俘虏所诬告,说他参与谋反,有关官吏将他拘捕送交刘备,刘备知道李恢不会谋反,反而升迁他为州别驾从事。
章武元年(221),胇降都督邓方去世,刘备问李恢:“谁人可接代邓方?”李恢回答说:“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故此孔子有言,‘用人须随其材器而任使’。而且圣明的君主在上,则作臣子的尽心,所以先零一战,赵充国说‘不如用老臣前往’。为臣不自量力,愿陛下明察。”刘备笑着说:“孤家的本意,也就是考虑到您。”于是任李恢为胇降都督,授予他符节兼任交州刺史,治所设在平夷县。刘备去世后,高定放纵于越砈,雍闿跋扈于建宁,朱褒反叛于牂牁。丞相诸葛亮南征,先进军越砈,而李恢取道向建宁。各县实行大联合,将李恢包围在昆明。当时李恢的人少而敌人甚众,且又没有听到诸葛亮的信息,故此派人假意对南人说:“官军粮尽计划撤退,我们离开家乡很久,如今才得以返还,假如不能返回北面去,就打算与你们同谋共反,故此以诚相告。”南人听信了这些话,故此包围开始怠慢松缓。于是李恢乘势出击,大败敌人,一直追赶败敌,南至槃江,东接牂牁,与诸葛亮率领的部队的声势相呼应。南方平定之后,李恢的军功最多,被封为汉兴亭侯,加封安汉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