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为胇降都督、绥南中郎将。张翼秉性执法严厉,故得不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欢心。当地首领刘胄背叛作乱,张翼出兵讨伐。尚未打败刘胄就被征召回朝,他手下的人都认为应该马上快马返回朝中请罪,张翼说:“不可。我因少数民族起义反叛,治政不称职而被召还,然而接替我的人尚未到任,我刚身临战场,应当运积粮草,做好消灭敌人的物资准备工作,岂可因撤职的原故而耽误国家的大事!”于是统率部队毫不松懈,接替者来到后才开始出发。马忠后来依靠他作好的物资准备而消灭了刘胄,丞相诸葛亮听说后对张翼颇为赞扬。诸葛亮出兵武功,以张翼为前军都督,兼任扶风太守。诸葛亮逝世后,张翼被任命为前领军,追论他在征讨刘胄一事上的功绩,赐爵关内侯。
延熙元年(238),张翼入朝为尚书,不久升为建威都督、假节,晋封都亭侯、征西大将军。延熙十八年(238),张翼同姜维一道返归成都。姜维建议再次出兵,只有张翼在朝廷力争,认为国家弱小而百姓劳苦,不宜穷兵黩武。姜维不听从,带领张翼等人出征,升任张翼为镇南大将军。姜维前至狄道,大败魏国雍州刺史王经,王经的士卒死于洮水者数以万计。张翼对姜维说:“可以到此为止了,不宜再向前推进,再前进有可能葬送已取得的大功。”姜维大怒,说:“为蛇画足!”姜维终于将王经包围在狄道,但一直不能攻破城池。自张翼提出出兵的反对意见以来,姜维心中对张翼很不乐意,然而却常带着他一道出征,张翼也是不得已跟着他行动。
景耀二年(259),张翼被任命为左车骑将军,兼任冀州刺史。景耀六年(263),张翼与姜维都在剑阁,共同前往涪县投降钟会。第二年正月,他跟随钟会到成都,被乱兵杀死。
宗预传,(附廖化传)宗预,字德艳,南阳郡安众县人。建宁年间,他随张飞入蜀。
建兴初年(223),丞相诸葛亮用他为主簿,升为参军右中郎将。及至诸葛亮逝世,吴国担心魏国有可能乘蜀国失去重臣而取蜀,增添巴丘守兵一万人,一方面打算救援蜀国,另一方面企图趁势与魏国争分蜀国土地。蜀国听说,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万一。宗预身负使命出使东吴,孙权向宗预说:“东吴与西蜀,二国如一家,而我听说您们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守部队,这是为什么?”宗预回答说:“为臣认为东吴增添巴丘的戍卒,西蜀才增加白帝的守兵,都是事情和形势使然,全不值得过问。”孙权大笑,赞赏他能抗礼直言,对他特加爱待,他在东吴所受到的敬重和礼节,仅亚于邓芝、费祎。于是宗预被升为侍中,调任尚书。
延熙十年(247),宗预为屯骑校尉。当时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还朝,对宗预说:“周礼规定,六十岁不出军上阵,而您又接受带兵打仗的任务,什么原因?”宗预回答说:“您已七十岁却带兵在外,我六十岁的人为何不受出征之命呢?”邓芝性情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都回避他的傲气,而宗预独不屈服。宗预再次出使东吴,回国时孙权抓着宗预的手,流着眼泪说:“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合二国之好,如今您年岁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赠给宗预一斛大珍珠,于是返国。升为后将军,都督永安,就地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景耀元年(258),宗预因病被召还成都。后为镇军大将军,兼任兖州刺史。其时都护诸葛瞻开始统领朝政,廖化路过看望宗预,想同宗预一道去拜见诸葛瞻。宗预说:“我们都年过七十的人,已超过自己所希求的年纪,现在只少一死了,为何去求年少之辈而劳碌自己,小心翼翼地去登门造访呢!”于是不往。
廖化传,廖化,字元俭,原名廖淳,襄阳人。为前将军关羽的主簿,关羽失败后,归附东吴。思念归附先主刘备,于是诈死,当时的人都很相信,因而他得以扶持老母昼夜西行。正逢刘备东征,与他在秭归相遇。刘备大喜,用廖化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廖化为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逐渐升至右车骑将军、假节,兼任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敢刚烈著称于世。廖化官位与张翼相等,而在宗预之上。红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