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谓秦王(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谓秦王

谓秦王曰:“臣窃惑王之轻齐易楚,而卑畜韩也。臣闻,王兵胜而不骄,伯主约而不忿。胜而不骄,故能服世;约而不忿,故能从邻。今王广德魏、赵,而轻失齐,骄也;战胜宜yang,不恤楚jiao,忿也。骄忿非伯主之业也。臣窃为大主虑之而不取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何以知其然?昔智伯瑶残范、中行,围bi1晋yang,卒为三家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胜齐于艾陵,为黄池之遇,无礼于宋,遂与勾践禽,死于干隧。梁君伐楚胜齐,制赵、韩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后子死,自布冠而拘于秦。三者非无功也,能始而不能终也。

“今王破宜yang,残三川,而使天下之士不敢言;雍天下之国,徙西周之疆,而世主不敢jiaoyang侯之sai;取董棘,而韩、楚之兵不敢进。王若能为此尾,则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王若不能为此尾,而有后患,则臣恐诸侯之君,河、济之士,以王为吴、智之事也。

“《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今大王皆有骄se,以臣之心观之,天下之事,依世主之心,非楚受兵,必秦也。何以知其然也?秦人援魏以拒楚,楚人援韩以拒秦,四国之兵敌,而未能复战也。齐、宋在绳墨之外以为权,故曰先得齐、宋者伐秦。秦先得齐、宋,则韩氏铄;韩氏铄,则楚孤而受兵也。楚先得齐,则魏氏铄;魏氏铄,则秦孤而受兵矣。若随此计而行之,则两国者必为天下笑矣。”

译文

有人对秦武王说:“臣私下十分疑惑大王何故轻视齐、楚,而且待韩国就象对待nu仆,极不礼貌。臣听过这样的话,胜而不骄是王者作为,败而不忿是霸主xiong襟。胜而不骄,故能服众;败而不忿,才能与周围和睦共chu1。现在大王很看重和魏、赵两国的关系,不惜广施恩德,可却淡薄与齐国的jiao往,这可是骄傲的表现;取得宜yang大捷,就疏远楚国,这是忿怒的原因。骄忿难以成就霸业,臣私下认为大王应当加以shen思,不该这样zuo。

《诗经》上说:‘zuo任何事情总有个开tou,但是很少能zuo到善始善终。’因此先王要特别注重善始善终。过去智伯灭掉范、中行氏,又围攻晋yang以求灭赵,结果为韩、赵、魏三家所灭;吴王夫差把越王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又在艾陵一役中大败齐国,后来在黄池(地名)主持诸侯会盟,对宋无礼最后为勾践所擒,死在干隧这个地方;魏惠王当年更是盛极一时,伐楚胜齐,使韩、赵屈服,还邀集十二家诸侯朝天子于孟津(地名),最后太子死于ma陵(地名)一役,自己为形势所迫,素衣布冠为秦所囚。这三人当初都建有赫赫战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