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2/3)

译文

赵王曰:“寡人年少,莅国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封苏秦为武安君,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

现在,山东各国,没有哪个国家像赵国这么大。赵国土地方圆两千里,兵几十万,战车几千辆,战上万匹,军粮可供十年之用,西边有常山,南边有黄河、漳,东边有清河,北边有燕国。燕国本是一个弱国,不足畏惧。在诸侯国中,秦国最害怕的是赵国。然而,秦国不敢发兵讨伐赵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秦国担心韩、魏两国在后边算计它。这样看来,韩、魏两国就是赵国南边的蔽障。秦国攻打韩、魏就不是这样了。韩、魏没有名山大川的阻隔,秦国只要对它们一地吞,一直把国都吞完为止就可以了。韩、魏不能抗拒秦国,必然会向秦称臣。韩、魏臣服于秦后,秦国就没有韩、魏的障碍了,战祸就将降到赵国上。这也是我为大王忧虑的地方。

“我听说尧过去连三百亩这么大的地盘都没有,舜没有一尺那么大的地盘,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落,竟成为诸侯的共主。商汤、周武王的兵士不满三千,战

请您回避左右侍臣,我说说合纵、连横的差别。大王真能听从我的忠言,燕国一定会把产毡、裘、狗、的好地方献给您,齐国一定会把海边产鱼盐的地盘献给您,楚国一定会把产橘柚的云梦之地献给您,韩国、魏国也必然献很多城池和供您洗盥费用的县邑,大王的父兄外戚都可以有封侯的土地。割取别国土地得到别国财货,乃是五霸不惜牺牲将士的生命去追求的;使贵戚得以封侯,也是从前商汤放逐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王才争得的。现在大王不费力气就可以得到两东西,这是我为大王到欣的。大王与秦国结盟,秦国必然去侵略韩、魏;大王与齐国结盟,齐国必然去侵略楚、魏;魏国衰弱后就必然割河外之地;韩国弱了,它就会献。献了宜,则通往上郡的路就切断了;河外割让了,路就不能通行到上郡;楚国衰弱,赵国就孤立无援。这三项计策,是不能不慎重考虑的。秦国攻下轵,那么南就会动摇;再劫持韩国包围周室,那么赵国就会自行削弱;秦国再占领卫都濮夺取淇之地,那么齐国必然会到秦国称臣。假如秦国能在山东得到这些,必然就会攻赵国。秦军渡过黄河,穿过漳,占据番吾,那么秦兵必将战于邯郸城下。这就是我为大王担忧的地方啊!

,秦必不敢兵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伯业成矣。”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联合六国抗衡秦国的策略,他游说赵肃侯说:“普天之下,各诸侯国的卿相大臣,以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个不尊崇大王施行仁义的行为的,都愿接受您的教诲,向大王献忠心,这已经有很久了。然而,奉君妒嫉贤能,使得大王不能专理国事,以致宾客疏远,游说之士都不敢前来敬献忠言。现在奉君死了,大王才能够和各方面的人士接近,所以我才敢来敬献一愚忠以报效大王。我为大王考虑,没有比让人民安居乐业、平安无事更好的了。安民的本措施在于选择好诸侯国并与其建立良好。有好的人民就安定,没有好的人民就终不得安定。我再说说外敌侵的祸患:秦、齐两国是您的敌国,所以赵国人民不得安定;依靠秦国攻齐国,人民不能安定;依靠齐国攻秦国,人民也不能安定。可见图谋他国国君,攻他国,常常会恶言,并与他国断,所以我请大王切勿说这样的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