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国伐秦无功(2/2)

选言证明的优在于能彻底消除对方的侥幸心理,将自己论的反面驳斥的无完肤、无立锥之地。从而自然地得自己论的正确来。在论辩中,这选言证明应该多加运用。

各国诸侯竞相事奉秦国,秦王接受齐国和赵国,三个国结成同盟以后,就会控制魏国,索取安邑,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齐赵两国都会响应,魏国等不到秦军攻就会献安邑来争取秦国的谅解。秦国取得安邑这样富饶的地方,又和魏国好,那么韩国必然也要倒向秦国,秦国就会拿魏国献安邑为借,要求赵国也割让土地。秦国这样,会对赵国不利,而您一定不会得到陶邑了,这是其三。

诸侯竞相事奉秦国,秦国加与赵、魏、韩三国的关系以攻齐国,使其国势削弱财力耗尽,而军队又分散到东边的齐国,秦国会攻魏国,夺取安邑,这是秦国采取的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您就要去援救魏国,这样就是拿攻齐国已经疲惫的军队去和秦国战,您不去援救魏国,韩、魏两国怎么能避免与秦国联合呢?您的国家正在被别人算计,您当然终此一生不可能得到陶邑,这是其五。

倚重于秦,要么依附于齐国,这两个结果都对赵国极为不利。再说,诸侯国解散了合纵联盟去投靠秦国,那么秦国就能控制天下。秦国一旦控制了天下,那么还有什么诸侯国可言呢?我希望您尽早考虑这件事。

天下诸侯竞相事奉秦国,秦王就会让韩去齐国任事,让成君执掌韩国事务,让魏怀当魏国的国相,恢复与赵、燕两国的连横阵线。同时,像王贲、韩他等人都再度被起用,执掌大权,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二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对赵国不利,而您又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二。

天下诸侯都竞相事奉秦国,秦国于是假装施行仁义于天下,复兴灭亡的国家,接续绝祀的国家,巩固面临危亡的,扶持衰弱的国家,审定无罪的君王,这是秦国采取的又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一方案,一定会恢复中山国和滕国。秦国复兴中山和滕,赵国的命运就会同宋国一样了,哪有工夫去考虑陶邑?这是其六。

所以说您一定不要和秦国和解,那么陶邑一定能得到。奉君说:‘好。’于是放弃和秦国讲和,联合齐国和魏国,以求实现取得陶邑的计划。”

评析

苏秦用选言推理的论辩方法,一下就说服了奉君。所谓选言推理就是先列举对象的所有可能情况,然后一一排除,由此得另一相反的情况是正确的的结论。苏秦列举了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的六方案、六可能。结果发现在这六可能中奉君一也得不到好,所以就排除了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的这一大前提。得只有放弃与秦国讲和,还有可能得到陶邑的结论。

各诸侯国竞相事奉秦国,有六方案,都对赵国极为不利。诸侯竞相事奉秦国,秦国会与齐国结盟,再与以前背叛连横的诸侯国恢复往,这就控制了中原地区,那么就会向赵、魏、韩三国索取利益,这是秦国采取的第一个方案。秦国实行这个方案,会对赵国不利,您也最终得不到陶邑,这是其一。

天下诸侯竞相事奉秦国,秦国就加与燕赵两国的外关系,并联合楚国攻齐国,联合韩国攻魏国,这是秦国的又一举措。秦国实行这个方案,燕国和赵国响应。燕赵两国去攻齐国,战争刚一开始,秦国就会趁机联合楚国攻魏国,不到一两个月,魏国肯定会破亡。秦国占领安邑,堵女戟,韩国在太行的地盘就会孤悬于外。秦军经轵、南攻魏国,断绝韩国的后路,包抄东周和西周,那么赵国就自然而然也被削弱了。国家被秦国削弱,军队又去攻齐国,这对赵国不利,而您终也得不到陶邑,这是其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