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苏代为奉战国策君说燕于赵(2/2)

的话恶毒极了。尽如此,大王也不要担忧。臣下本来就知齐国要受赵国的祸害,臣下使促成此事就是为了实现您的愿望。臣下死去,齐国就会万分憎恨赵国,臣下虽死犹生。让齐、赵两国绝,就可以使天下大。只是臣下不是张孟谈,如果让臣下像张孟谈一样行事,齐、赵两国一定有智伯的。

“臣下认为不如逃离这里。臣下假韩国、魏国来到齐国,为齐国联合秦国:又努力结赵国来加它的势力,如砘齐、赵两国互相攻的形势就接近形成了,臣下虽然这样傲,仍怕连累燕国。奉君告诉朱说:‘苏秦恼恨燕王因为我的缘故没有任命他为相国,又没给他卿士的地位,大概不会同燕国有什么联系了。’他怀疑到这程度,所以臣下这样,也不会连累燕国,又不用大王兵。伊尹两次从商汤那里逃到夏桀,又两次从夏桀那里逃到商汤,最后果然参与鸣条之战,拥商汤了天。伍胥逃离楚国到了吴国,果然通过柏举之战,报了自己父亲被杀的仇。如今臣下的逃亡造成齐、赵两国之间的大,也将可以载史册。再说那些大事的人,哪个没有逃亡的经历呢?齐桓公遭难时,仲逃到鲁国;虎之时,孔逃到卫国;张仪逃到楚国;白硅逃到秦国,望诸中山国的相国,到赵国使,赵国挟持他索取土地,望诸打下关隘逃赵国;外孙之难时,田文舍弃车辆逃关隘,三晋称他为义士。所以大事,逃跑也不能算耻辱。”苏秦终于分裂了齐国、赵国,赵国联合燕国攻打齐国,打败了齐国。

“奉君告诉朱谴和赵足说:‘齐王让公玉丹传命说,决不准韩珉来齐国,如今却召他来。决不委派给苏秦政事,如今却封赏他,任命他为相国。决不同燕国联合,如今却把同燕国的当成最密的。我所依靠的人是顺,现在他的话比他父亲的变化还大,顺开始的时候同苏秦为仇。见到苏秦后知苏秦对他没有什么损害,观在竟认为苏秦贤能,与苏秦和平共,完了,我失去齐国的支持了!’奉君非常恼怒。如果齐王不信任赵国,奉君这个小人,就会因此而背叛齐国。不趁观在大的时机离散齐、赵两国,它们的矛盾解开后重新联合起来,那么以后对它们就无可奈何了。所以齐、赵两国的联合假如能够改善,死不足以作为对臣下的惩罚,逃亡隐居不足以雪臣下的羞耻,诸侯也不能使臣下引以为荣,披散发漆黑脸面满长癞也不足以除去臣下的耻辱。然而臣下仍有担心的事,臣下死去,齐、赵两国不和,它们的恶化以臣下作为分界,臣下死后,它们又互相效力,这是臣下忧虑的。如果臣下死去它们互相攻伐,臣下一定勉力自己去舍生求死。尧舜那样贤能都死去了,禹、汤那样智慧都死去了,孟贲那样勇猛都死去了,乌获那样有力也死去了,活着的万有不死约吗?顺应必然的事理,完成您的愿望,大王还有什么疑虑的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