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只剩下老弱病残,兵力十分空虚。我们不如引兵直奔魏国国都大梁,占据其通要
,袭击其空虚的地方。魏军见国内危急,必定会放弃攻打邯郸,回军救援。我军就可以在其回军的中途,在桂陵设下埋伏,截击敌军。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轻而易举地解赵国之围,又可以在中途打败魏军。”田忌欣然采纳了孙膑的作战计划,作
攻魏国都城的姿态,庞涓果然中计,撤军回援。孙膑早已在桂陵设优,结果齐军大获全胜,消灭魏军两万人
,庞涓也差
成了齐军的俘虏。后来,齐威王又派田忌、田婴为统兵将领,孙膑为军师,领兵伐魏救韩。田忌认为军情
急,救兵如同救火,应该直接前往韩国都城解围。孙膑再次提
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法。田忌很担心地说:“军师上次用过这个计策了,这次重复使用,魏国将军庞涓会识破的!”孙膑笑着说:“我另有什谋,定让庞涓上当。”田忌半信半疑,但还是照孙膑的计划,带领军队直奔大梁。庞涓连连战胜韩国军队,
看就要攻下韩国都城了。忽然得知齐军直奔大梁而去,庞涓十分
张,急忙下令撤兵,迅速回师保卫本国国都大梁。这时,孙膑对田忌说:“韩、赵、魏三国的士兵,以勇猛善战著称于世,齐军不能和魏国军队
拼,只能见机行事,才能取胜。兵法说:‘从100 里之外而来求利的军队,会损折上将军;从50 里以外而来求利的军队,其士兵只能到达一半。’我军现在应该装
兵力很弱的样
来诱惑敌军。”田忌问
:“用什么办法诱惑敌军?”孙膑说:“让军兵今天埋设10 万军灶,明天变成5 万,后天再减到2 万。庞涓见我军军灶很快减少,一定认为我军士兵大量逃亡,就会派军日夜不停地追赶我军,魂军肯定会疲惫不堪。我们乘这个机会用计对付魏军,就可以活捉庞涓了。”庞涓在路上十分注意侦察齐军的迹象。当发现齐军军灶一天天迅速减少时,庞涓心中非常
兴。魏太
申不明白,问庞涓:“还没
战,你为何就这般喜形于
了?”庞涓说:“从迹象看,齐国军队中开小差的士兵越来越多,我军正好乘势追击。”太
申说:“孙膑诡计多端,我们已经吃过他的亏了,千万不要再中他的计啊!”庞涓哪里肯听,他让大
队缓行,只带少数
锐
队兼程赶路,到天黑的时候,终于追上了齐军。庞涓万分得意,可他哪里知
,他已落
齐军伏兵的包围圈了。原来,孙膑早已计算
魏军的行程,适时在
陵
设好了埋伏。
陵
是两座山丘夹峙中的一条小路,形势十分险要,是理想的伏击地方。孙膑选
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
路两旁,只等火光一起,就一齐放箭。庞涓见天黑了,命令军士
燃火把,照亮
路赶路。忽然,看见路旁一棵大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树
被剥去一段,上面写着七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庞涓一见不禁
然大怒,但随即一看那里的地形,又猛吃一惊,只见两边山丘耸峙,前面已被许多树木,横七竖八地堵死了
路,不由自主地连叫:“不好!不好!我中孙膑的诡计了!”说时迟,那时快,庞涓的叫声还没完,齐军己是万箭齐发,
箭如同骤雨洒向魏军,魏军死伤无数。正在魏军大
时,齐军已是喊声震天,向魏军冲杀过来,又是一阵砍杀。庞涓一看大势已去,料想无法脱
,只得
佩剑,自刎而死。齐军消灭了庞涓所带
锐魏军,又立刻乘胜追击魏军后续
队,将其全
歼灭,魏太
申也成了齐军的俘虏。读完以上的故事,我们不禁要想,庞涓和孙膑都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庞涓更是盛极一时的统兵将领,为什么庞涓却会连续中孙膑的计谋,两次惨败于孙膑手下,最后连
命也送上了呢?论当时兵力,魏国并不比齐国差,胜败的决定因素就在于战略战术的运用了。从战略上看,孙膑能纵观全局,准确地分析敌、我、友三方的形势,从而确定了“围魏救赵”这类战略方针。事实证明,这是一
非常正确、巧妙的战略方针,这是孙膑用兵
明的
表现,他不拘泥于常规战法,摈弃了“救兵如救火”的传统观念,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机动灵活的战略方针,调动敌人
自己的计划行动,从而很轻松地战胜了
敌。试想,如果孙膑
常规去救赵、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