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党锢列传(10/10)

门,认为岑晊不是良家子,不愿接见。岑晊留在门外好多天,才被带进去。宗慈与他说话,大加赞赏,于是带了他同到洛阳,去太学学习。岑晊有高超的才能,郭林宗、李公叔等都与他结为朋友,李膺、王畅说他有治国的才略,虽然在乡下,意气风发,有督正天下的志气。太守弘农成王晋到任,想树立自己的威严,听了岑晊的大名,请他任功曹,又任命张牧为中贼曹吏。成王晋信任岑晊、张牧,奖善纠错,肃清府内。宛县有个富商名叫张汛的,是桓帝美人的亲戚,会雕刻一些奇巧好玩的东西,多用贿赂送给宦官,因此也得了显要的官位,靠了他的这门技巧,为所欲为。岑晊与张牧劝成王晋收捕张汛等人,后来碰上赦免,岑晊仍然把他们杀了,并且收捕他们的宗族宾客,杀二百多人以后,才报告朝廷。于是中常侍侯览使张汛的妻子上书诉冤。桓帝大为震怒,征召成王晋监死于狱中。岑晊与张牧躲藏于齐鲁之间。遇上赦免出来。后来州郡推举,三府征辟,他都不应。李固、杜密被杀以后,他再次逃窜,听说死在江夏山中。

◆陈翔传,陈翔字子麟,汝南郡邵陵县人。祖父陈珍,司隶校尉。

陈翔年轻时就有名于时,会交际。举为孝廉,太尉周景以高第举他,任为侍御史。这时,农历正月初一朝贺,大将军梁冀不修边幅,威仪不整,陈翔上奏皇帝,说梁冀恃贵幸,对皇上不敬,请收捕治罪,当时人认为他是个奇人。升定襄太守,征授议郎,升扬州刺史。上奏皇帝说豫章太守王永奏事中官,吴郡太守徐参在职贪污,都被征去廷尉。徐参是中常侍徐璜的弟弟。因此威名大振。又征任为议郎,补御史中丞。因党祸被黄门北寺狱考讯,以无证据受到原宥,死在家里。

◆孔昱传,孔昱字元世,鲁国鲁县人。七世祖孔霸,成帝时历任九卿,封褒成侯。自孔霸至孔昱,爵位不断,计卿相牧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孔昱小时候学习《尚书》,大将军梁冀征召,不应。太尉举方正,对答天子的问题,不合,于是以病辞去。后遭党祸禁止做官。灵帝即位,公车征授议郎,补洛阳令,因老师死,弃官,死在家里。

◆苑康传,苑康字仲真,勃海郡重合县人。年轻时在太学受业,与郭林宗很相好。举孝廉,再迁颍阴令。以能干著称。升太山太守。郡内大姓多行不法,苑康到任,奋然作威,勃然发怒,颁布严格的法令,没有敢于犯法的。从前侵夺他人田地住宅的,都很快归还了原主。这时山阳张俭杀常侍侯览的母亲,苑康就调查她的宗党宾客,有的隐藏在太山境内,他素恨宦官,因此都全部收捕,没有遗漏或跑掉一个。侯览恨苑康到了极点,诬谄苑康与兖州刺史第五种及都尉壶嘉假上贼降表,征召苑康到廷尉监狱,减死罪一等,贬徙日南。颍阴人和太山羊陟等到朝廷为苑康申诉,得到宽宥,送回本郡,死在家里。

◆檀敷传、檀敷字文有,山阴郡瑕丘人。年轻时为诸生,家里虽然穷困,但志气清高,不接受乡里富有者的施惠。举孝廉,公府多次征召,都不就。建精舍教授学生,远地来学的经常有几百人。桓帝时,以博士征召他,也不就。灵帝即位,太尉黄琼举他为方正,对答皇上的所问,合当时施政的要求,升议郎,补蒙县令。因郡守不得人,弃官回家。家里无产业,与子孙同衣而出,并日而食。年八十,死在家里。

◆刘儒传,刘儒字叔林,东郡阳平县人。郭林宗曾经说刘儒虽然说话结结巴巴,但人是顶聪明的,有玉一般洁白的本质。举孝廉,又以成绩优秀举高第,升侍中。桓帝时,常常发生灾异,下诏广泛地征求直言,刘儒密上十条,极言朝廷的得失,忠心耿耿,说得十分恳切。桓帝不能采纳,出为任城相。不久,征任议郎。遇上窦武事,下狱,自杀。

贾彪传,贾彪字伟节,颍川郡定陵县人。年轻时游京师,志节不凡,激昂慷慨,与同郡人荀爽齐名。开始在州郡做官,举孝廉,补新息县长。百姓贫困,多不养儿育女,贾彪作出严格的法制,不养子女的,与杀人一样犯罪。城南有盗劫害人的,城北有妇人杀子的,贾彪去案发地处理,掾史想把贾彪带到城南去。贾彪发怒说;“贼寇害人,这是常理;母子相残,这是逆天理,违反人道。”于是驱车到城北,办了那妇人的罪。城南贼听说了,也捆绑自己到县里自首。几年之内,百姓养子女的以千计,都说“贾公所长”,生男的取名为“贾子”,生女的取名为“贾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