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循吏列传(8/10)

为温县令。县内奸恶狡猾的人很多,长期给老百姓造成灾难。王涣想方设法攻打坏人,将他们全部消灭。境内自此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那些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始终没发生互相侵犯的事。王涣在温县三年,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和声威得到广泛推行。后来他因为考问妖妄言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判罪。几年后,又被朝廷征召,授予侍御史职位。

永元十五年,王涣跟随皇上到南方巡视,回来后担任洛阳令。王涣处世正直,施政时能做到宽严合宜。那些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历经几任县令都没有断决的,有根据法律情理都难以评判的,王涣都能够巧妙地弄清案情真假,消除大家的疑惑。他还能用奇谋异术发现潜藏的坏人坏事。京师的百姓都称赞惊叹,认为王涣有神机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是城市中的居民还是行旅之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相互凑集钱粮,上千人为他举行祭奠。

王涣的灵柩西归,中途经过弘农,老百姓都在路边摆起了盘子桌子,放上祭品。官吏向他们询问原因,他们都说平时带粮食去洛阳,被士兵和官吏掠夺,经常损失一半。自从王涣当了县令,再没被侵夺,所以前来报答他的恩德。王涣施政使百姓感化到如此地步。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在安阳亭西面为他建造祠堂,每到吃饭时就和弦而歌并祭奠王涣。

永初二年,邓太后下诏书说: “有了忠心耿耿而有才德的官吏,国家才得以治理。朝廷访求这样的官吏很勤勉,但得到的非常少。所以孑乙子说:‘有才很难,难道不是这样吗?,过去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绩优异,美名到处传颂,孝宣皇帝夸奖,并且下韶书赏赐他们的儿子百斤黄金。原洛阳令王涣,守持清廉的节操,遵循《诗.羔羊》阐述的含义,尽心为公,一心使百姓得到好处,功业没有成功,就不幸过早逝世,百姓对他追忆怀念,为他修建祠堂。要不是他忠心仁爱到了极点,谁能够达到这样的境地!现在任命王涣的儿子王石为郎中,以奖励为国为民辛勤操劳的人。”延熹年间,桓帝事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惟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

坛显后来也知名,他在安帝时担任豫州刺史。当时天下饥荒,人们争着做盗贼,豫州境内被逮捕的差不多有一万多人。铎显同情这些人的穷困,宁愿自己触犯法律,经常擅自赦免罪犯,因此自我弹劾。皇帝下诏书叫不要受理坛显的自劾。坛显后来做到长乐卫尉。

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韶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举发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所以一年中要判的案件,不过几十个。任峻在威猛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文德治理方面比不上王涣。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许荆传,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他的祖父许武,被太守第五伦举荐为孝廉。许武因为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尚未有名,想让他们出名,就把他们叫来说: “根据礼有分开的原则,家产也有分开的道理。”于是将财产分为三份,许武自己拿田地肥美住宅宽敞奴婢能干的一份,两个弟弟得到的都是又差又少的一份。同乡的人都称赞许武的弟弟能够谦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许晏和许普因此一并得到推举。许武遣才会集宗族亲戚,流着泪说:“我作为哥哥行为不贤,窃取名声地位,两个弟弟已经成人,没得到富贵俸禄,所以要求分财产,情愿自己遭到很大讥讽。现在治理的财产比以前增加了三倍,我将其全部让给两个弟弟,一件都不留下。”于是郡内舆论一致称赞许武。许武做到长乐少府。

许荆年轻时做郡吏,他哥哥的儿子许世曾经为了报仇杀人,怨恨许世的人拿了武器来找他算账。许荆得知后,就出门迎着那些仇家,跪下来说:“许世以前无礼,冒犯了你们,责任都因为我没能加以训导。兄长很早就已过世,就一个儿子延续血统,假使让死去的人为血统的灭绝伤痛,我情愿以死相代。”仇家将许荆扶起来,说:“您在郡中被称赞为有贤德,我们怎么敢对您无礼?”因而就此作罢。许荆的名声更加显著。太守黄兢将他举荐为孝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