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山,山出水涌。嗣位的儿子没有道德专吃俸禄,此为不顺,其地震动摇丘陵,涌水而出。”
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刘向以为先是鸡泽的会盟,诸侯结盟,大夫又结盟。这年三月,诸侯将在溴梁会盟,而大夫却单独会盟,五月就地震了。这以后崔氏独揽齐国政权,乐盈叛乱于晋,良霄颠覆了郑国,看门的人杀了吴子,燕国人赶走了他们的君主,楚灭亡了陈、蔡。
昭公十九年“五月己卯,地震”刘向以为这时季氏将有驱逐君王的事变。这以后宋国的三臣、曹会都从当地叛乱,蔡、莒赶走了君主,吴打败了中原诸国,杀了二君。
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刘向以为造时周景王去世,刘、单立王子猛,尹氏立子朝。这以后季氏赶走了昭公,黑肱反叛了邾国,吴国杀了他的君王僚,宋五位大夫、晋二位大夫皆从当地叛乱。
哀公三年“四月甲午,地震”刘向以为这时诸侯都相信奸臣,不用仲尼,盗杀蔡侯,齐国的陈乞弑君。
惠帝二年正月,陇西发生了地震,压死四百余人家。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发生地震,也压死了人。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河南以束四十九郡发生地震,北海琅邪震坏了祖宗庙和城郭,死了六千余人。元帝永光三年冬天,发生地震。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发生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损坏三十多座城郭,共压死四百一十五人。
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Et,沙麓崩塌”《谷梁传》上说:“林和山相连叫作麓,沙是它的名字。”刘向以为臣下背叛,是散落不事帝王的象征。先是齐桓行霸道,会盟诸侯,侍奉周室。管仲死后,齐桓公原来的道德曰渐衰微,上天警戒像是说,霸业将废落诸侯散落,政令不因大夫,陪臣执掌政令,臣下不事奉天子。桓公没有醒悟,天子昏昧不明。到齐桓公死后,天下散落而顺从了楚国。王札子杀了召伯、毛伯二大夫,晋国打败了天子的军队,天子不能征讨,从这就衰落了。《公羊》上记载的沙麓崩塌,是黄河上的城邑。董仲舒说的与此略同。一说,黄河,是大Jl!的象征,齐国,是大国;桓公道德日衰,霸道将转移到晋文公,所以黄河将要改道。《左氏》上以为沙麓是晋国土地;沙,是山名;地震而麓崩,不记载地震,这是举其重要而记。伯阳甫所说“国家必依山川I,如山崩溃J10干涸,这是国家灭亡的象征;没过十年,纪年就不再延续了”到了二十四年,晋怀公被杀于高梁。京房《易传》上说: “小人夺人荫庇之所,它的凶兆是山崩塌,造就是阴战胜阳,弱盛于强。”
成公五年“夏天,梁山崩塌”《谷梁传》上说壅塞黄河河道三日不流,晋君率领群臣为此哭泣,造才流通。刘向以为山代表阳,是君的象征,水代表阴,是民的象征,上天像是警戒说,为君的道德败坏了,在下的就乱,百姓将失去他们所依靠的。哭然后流通,这是丧家亡国的象征。梁山在晋地,从晋开始而遍及天下。后来晋残酷地杀了三卿,而厉公也被杀。溴梁的会盟。天下大夫都执国政,打这以后,孙林父、宁殖到卫献公处,三家逐赶鲁昭公,单、尹乱了王室。这些与董仲舒说的略同。刘歆以为梁山,是晋国望祭的地方;山崩是渐渐地崩溃的象征。上古三代祭祀神,祭祀不超过望,吉凶祸福,不会超过这些。山川I是国家的根本,山崩溃Jl!干涸,是国家灭亡的象征,美和恶的循环必定反复。造一年岁在鹑火,至十七年又重复在鹑火,乐书、中行偃杀了厉公而立悼公。
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发生山崩,死了七百六十人,地震到八月才停止。文帝元年四月,齐、楚两地的山有二十九处同时发大水,洪水涌出,刘向以为这近似水克土。上天像是警戒说,不要盛过齐、楚的君主,今失掉法令礼俗,将要生乱。过了十六年,帝的庶兄齐悼惠王的孙子文王刘则去世,没有儿子,帝分离齐地,立悼惠王庶子六人都为王。贾谊、晁错直言规劝,以为这是违背古代法制礼俗的,恐怕要生乱。到了景帝三年,齐楚七国起兵百余万,汉把他们都打败了。春秋宋、卫、陈、郑四国同曰受灾,汉七国众山同曰溃塌,都受了它的害,这是不听天威的明显效应。
成帝河三年二月丙戌,犍为柏江两地的山崩塌,捐江的山也崩塌,江水都被壅塞,江水倒流毁坏了城市,死了十三人,地震达二十一天,震动一百二十四次。元延三年正月丙寅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