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张耳陈馀传(4/6)

话很对。于是一边行军一边扩充军队,又增加了几万名兵士,武臣自号为武信君。他们攻克趟地十多个城邑,其余的则据城防守,拒不投降。于是率军向东北方向进攻范阳。范阳人蒯通劝县令徐公向武信君投降,又劝武信君封范阳县令为侯。其事记载在《蒯通传》中。赵地听说了这件事,没有打仗而投降的有三十多个城邑。

来到邯郸,张耳、陈余听说周章的军队进关,攻到戏地败退下来了;又听说各路将军为陈王攻城略地,却因别人在陈王面前进浅言而被杀。加之张耳、陈余抱怨陈王不任命他们两个作将军,而让他们作校尉,于是向武臣献计: “陈王不一定立六国的后代为王。如今将军攻占了趟地的数十个城池,单独驻守在河北,不称王恐怕难以统治。况且陈王听信了谗言,令你回陈,恐怕你摆脱不了灾难。希望将军不要失掉这个机会。”武臣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自立为赵王。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丞相。

武臣派人报告了陈王,陈王大怒,要诛杀武臣他们的家族,再派兵攻打趟。陈王的相国房君进谏说: “秦还没有消灭,现在又杀武臣等人的家人,这等于又树立了一个如秦国的敌人了。不如乘势派人向他们道贺,让武臣立即率军西进,攻打秦国。”陈王听从了他的计略,衹把武臣等人的家属软禁在宫中,封张耳的儿子张敖为成都君,派使者向赵国庆贺,催促赵军赶快西向入关。张耳、陈余劝武臣说:“大王你在赵国称王,不是出于楚的愿望,不过是出于权宜之计才来贺王。楚国祇要消灭了秦,肯定会出兵攻趟。希望趟王不要向西出兵,而要在北边攻占燕国、代国,南边攻取河内,以扩大本国的领土。如果赵在南边有黄河据守,北方有燕国、代国,即使楚战胜了秦,也不敢出兵攻占趟。”赵王认为这话很对,不发兵西向,却派韩广攻燕,李良攻常山,张餍攻上党。

韩广进入燕,燕国人拥立他为燕王。赵王就和张耳、陈余率部队驻扎在燕的边界,准备攻燕。趟王有次外出,被燕军捉到。燕国将领把趟王关起来当作人质,要求趟国割地给燕,才肯归还赵王。赵派去的使者,都被燕国杀了,坚持要让赵国割地。张耳、陈余对此感到忧虑。军中有个仆役对他同室的人说:“我去替二公出使说服燕,能同赵王一起回来。”同室人都笑他道:“派去的使者每次都被杀了,你怎么能救得了趟王呢?”他就来到燕军大营,燕军主将接见,仆役问燕将说: “知道我想干什么吗?”燕将回答:“想要回你们的赵王。”问:“你知道张耳、陈余是什么样的人吗?”燕将说:“贤能的人。”又问:“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吗?”燕将答:“想救回他们的趟王。”赵国的仆役笑着说:“你不知他们二人真正的想法。当初武臣、张耳、陈余没有用兵打仗就拿下了趟国的几十个城邑,他们三人都想登上王的宝座。君和臣的地位怎么能相比呢?考虑到大势刚刚稳定下来,便以年龄的大小先立武臣为王,来安定赵国的民心。现在趟国已经安定,他们二人也想分割趟地而自立为王,但机还未成熟。现在你把趟王囚禁起来,他们二人表面上是救趟王,实际上则希望燕国把赵王杀了,他们才能分赵地而称王。以赵国的实力可以轻而易举地战胜燕国,何况两个贤王联合起来。以杀死趟王的罪名来讨伐燕国,燕国很快就会被灭掉了。”燕将认为他的话有道理,于是放还赵王。仆役亲自驾车同赵王一起回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