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能授官,这是能够激励百姓劝勉贤才的做法。而今臣下我愚鲁无才,又无汗马之劳,陛下过分看重从卒伍之中将我提拔起来,封为列侯,位至三公。我的德行才能不足与这样高的官爵相称,加上有病在身,恐怕要先于狗马葬身沟壑,最终都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德,也无法尽忠职守。我想归还列侯爵位,辞职退休,给贤才让路。”皇上答覆说:“自古奖赏有功劳的,表彰有德行的,守成时崇尚文治,逢乱世崇尚武功,这个原则从未改变过。我朝夕努力以求成才,获承皇位,心怀忧惧,不能安宁,衹想与诸位大臣共同努力治理天下,而您是通晓治国之道的。君子赞美良善,他的善举福及后代,你若照此行事,我心裹是会常常想到的。您不幸身染小病,何愁不愈?竟上书辞归侯爵并要退休辞官,这是显露我无德啊。现在朝中事情不多,您可保养精神,不要挂念思虑,请医吃药以恢复身体。”于是,赐予休假,又赏赐牛酒及各类丝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病愈,上朝理事。
公孙弘共作了六年丞相、御史大夫,八十岁时死在丞相任上。在他后面,李蔡、严青翟、趟周、石庆、公孙贺、刘屈牦相继作了丞相。从李蔡开始到石庆时止,丞相府的客馆已荒凉残破,到了公孙贺、刘屈牦时,客馆破败,改为马厩、车库和奴婢的住房。这些人中衹有石庆敦厚严谨,继公孙弘之后寿终于丞相任上,其余的全都获罪被斩。
公孙弘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侯爵,作了十余年的山阳郡太守,皇帝征召钜野县令史成,让他到公车待命,公孙度却挽留他不让上路,于是被论罪,被判服四年劳役。
元始年间,褒奖功臣的后代,皇帝下诏说:“汉朝兴邦立国以来,股肱大臣中,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公孙弘,能够在任职期间力行节俭,轻财重义。他官居宰相且封侯,但却盖布被子,吃糙米饭,将俸禄拿出来供给故旧宾客,以致无所剩余。他享受的衣食都在制度所规定的标准以下。可称得上是以自身为表率来促使民风朴实,与那些内藏财富而表面衣着俭朴以钓取虚名的人完全不一样。用表彰德行义举来引导,勉励世俗民风的转变,这是圣王的法度。赐公孙弘后代子孙中的嫡系为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卜式,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有小弟,弟长大后,卜式从家中分出居住,衹取羊百余只,田宅财物尽给弟弟。卜式入山牧羊十余年,羊多到千余头,于是便买下田宅。而其弟则倾家荡产,卜式立即又分给弟弟财产,如此有多次。
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 卜式上书,愿捐家财的一半助边事。皇上派人间卜式:“想当官吗?”t-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作官。”使者说:“家裹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邑人贫者借钱给他,不善的人教他干好事,在住处与人友好相处,卜式有何冤事呀!”使者说:“你这样,想干什么?” 卜式说:“天子抗击匈奴,我以为贤者理应为大节而死,有钱的应出钱,这样匈奴可灭。”使者报告朝廷。皇上又告诉了丞相公孙弘。公孙弘说道: “这不是入之常情的表现。不轨之臣,不可能作为效法的榜样,愿陛下不要答应。”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过了几年便退回卜式。 卜式回乡后,又重操他的牧羊业。
一年后,遇上浑邪王等降汉,国家费用过大,仓府空虚,贫民多迁徙,都靠国家补给,也无法完全供给。卜式又拿钱二十万给河南太守,以救流民。河南上报富人助贫名单,皇上认出了卜式,说:“是那一位坚持要给一半家产助边的人。”于是赐卜式差役四百人,卜式又全部还给官府。当时,富豪皆争相隐匿财产,衹有卜式特别想帮助国家费用。皇上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拜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示尊崇,鼓励百姓效法。
开始时卜式不愿为郎,皇上说:“我有羊在上林苑中,想让先生去放牧。” 卜式当了郎官后,依然穿着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羊肥壮又繁殖得很多。皇上经过牧羊场地,很称赞。 卜式说:“不衹是牧羊,治民也是一样。按时起居,坏的立即除去,不让其害群。”皇上惊奇其言,想让他试一试治民。任卜式为缑氏令,缑氏大治;迁成皋令,管领漕运,考核最优。皇上以卜式朴实忠厚,拜为齐王太傅,又转任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