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肯再入朝事奉匈奴。匈奴派军队攻打他,无法战胜,更认为昆莫是神而远离他。如今单于刚被汉朝打败,处于窘困的境地,而昆莫原来的地方无人居住。少数民族依恋故土,又贪心汉朝的财物,如果在此时多多地送些财物给乌孙,招引他们到束边来居住在原来的土地上,汉朝送公主给乌孙王作夫人,双方结为兄弟关系,根据以上对形势的分析,乌孙一定会听从我们的建议,那么造就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了乌孙,自乌孙以西的大夏等国,都可招来而为您的外臣。”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授予张骞中郎将的官职,率领三百人,每人马各二匹,赶着上万计的牛羊,随身携带价值数千万万的黄金和礼物,还有许多持节副使随行,出使乌孙。道路方便的话,就派持节副使出使乌孙旁边的国家。张骞到达乌孙后,将汉武帝的礼物送给乌孙王并转达了汉武帝的旨意,但未能获得乌孙王的明确表态。具体内容记载在《西域传》裹。张骞便分别派遣副使出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王派翻译向导护送张骞。乌孙使者数十人,马数十匹随张骞回汉朝答谢汉武帝,趁机让他们察看汉朝的情况,了解到了汉朝的广大。
张骞返回汉朝,被授予大行官。一年多后,张骞去世。又过了一年多,他所派遣去通大夏等国的副使大都与这些国家的使节一同回到汉朝,于是西北各国开始了与汉朝的交通往来。不过由于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出使西域的人都仿效张骞,称博望侯,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因此而信任他们。那以后,乌孙王终于与选公主结婚。
当初,汉武帝打开《易》书占卜,说:“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了乌孙马觉得好,给它起名为“天马”等到又得了大宛汗血马,它比乌孙马更加膘壮,便将乌孙马改名为“西极马”,称大宛马为“天马”并且汉朝开始从令居向西筑塞,新设酒泉郡,以便于通往西域各国。汉朝于是增派使者到安息、奄蔡、牦轩、条支、身毒国。且漠武帝喜欢大宛马,出使西域的使者相望于道,一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所携带的东西,完全仿效博望侯张骞时的盛况。其后,随着对西域情况的曰益熟悉,每批使者的人数越来越少。汉朝时大概一年中使者多者十余批,少者五六批,远的八九年,近的几年就可往返。
这个时候,汉朝已灭了南越,与蜀郡相通的西南夷都很震动,他们请求汉朝在那儿设治并派官吏进行治理。汉朝在西南夷设置了烊柯、越岭、益州、沈黎、文山郡,想用在西南夷设郡的办法,地界相接,向前通往大夏。于是汉朝每年派使者十余批,从这些新设置的郡出发,但都再次被昆明夷所阻绝,漠使被杀、礼品遭劫。于是汉朝发兵出击昆明,斩首数万。后来又派使者,终不能通过。详情在《西南夷传》裹。
自从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而获得尊贵的地位,那些吏士争着上书谈论外国物产的稀奇古怪以及通使的利害关系,请求出使。漠武帝因为西域偏僻遥远,并非人人都乐意去,便接受他们的言论,给予出使的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应募者的身份资历,为这些人准备好随行人员打发他们出使,以此扩大出使西域人员的来源。这些人回来时,难免有劫掠和盗窃来的财物,以及执行使命时违背汉武帝的旨意,汉武帝因为他们熟悉西域的情况,就每每审查他们并致以重罪,以激发他们发奋去立功赎罪,再次请求出使西域。出使西域的缘由无穷无尽,且轻视犯法。那些吏卒也每每一再地推崇外国的物产,夸张程度大的,被给予符节,为正使,夸张程度小的为副使。故无稽之谈者及无良好品行之徒都争相仿效。使者们大都将天子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据为己有,想以较低的价格卖出以从中牟利。外国人也厌恶汉使人人言语轻重不实,估计路远汉军不能到达,便断绝漠使的食物供应,使他们陷于困苦的境地。汉使生活穷困,谴责抱怨,以至于相互攻击。楼兰、姑师等小国,地处交通要道,攻击、劫掠汉使王恢等尤为厉害,且匈奴奇兵更是时时截击汉使。使者们争相谈论征服这些国家对汉朝有利,不讨伐它则对汉朝有害,这些国家都有城邑,军队战斗力弱,易于攻击。于是汉武帝派从票侯赵破奴,率领西域各属国骑兵及各郡兵力数万人反击匈奴,匈奴兵全部逃窜。第二年,趟破奴击败姑师,俘虏了楼兰王。汉朝从酒泉郡起布列了边防哨所,直至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