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酒自慰。我的老家本来在秦地,我会唱秦地的歌。妻子是趟地的女子,雅善弹瑟。奴婢中也有人会唱歌,酒后耳朵发热,举头望天,以手击缶,唱出乌乌的歌声。歌辞唱道: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在这样的日子裹,我高兴得抖着衣服,挥动衣袖,时而低垂,时而上扬,跺脚起舞,实在是放纵无度,我不知道这样做为什么不行。我幸亏还有剩余的俸禄,才买贱卖贵,追求十分之一的利润。这是商人做的事,也是蒙受耻辱的事,我都亲自做了。地位卑下的人,是众人诋毁的对象,我一想到这些,就不寒而栗。即使是很了解我的人,也随声附和诽谤我,哪儿还会有人称赞我呢!董仲舒不是说过吗“勤勤敏敏求取仁义,常常担心不能教化百姓,是卿大夫考虑的问题;勤勤敏敏地求取财利,常常担心生活困穷,是老百姓的事。”所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今您怎么还能拿卿大夫的行为规范来责备我呢!西河是战国时魏国的土地,魏文侯兴起的地方,有段干木、田子方遣留的风范,两位贤士都有高尚的节操和宽宏的度量,知道辞官与出仕的分寸。近来,足下离开家乡西河,到达安定郡,安定郡处在山谷之间,是昆戎的旧地,那裹的人贪婪鄙薄,难道是当地习俗改变了您的品性吗?到今天我才看清您的志向,正值汉朝鼎盛时期,希望您努力建立功名,不须多与我议论了。
杨惲哥哥杨忠的儿子安平侯杨谭任职典属,他对杨惲说: “西河郡太守建平人杜延年,以前因罪丢官,现在被征召为御史大夫。您罪轻,又立过功,还会被重新起用的。”杨惲说:“有功有什么用?皇上不值得我为他尽力。”杨惲平素与盖宽饶、韩延寿交好,杨谭随即说:“皇上的确是这样,盖司隶、韩冯翊都是为朝廷效忠尽力的官员,都因为小事被杀了。”这时正碰上日食天变,一个管车马的下等小吏名叫成,上书举告杨惲“骄奢不悔过,日食灾祸就是他招来的”宣帝把这个奏章交给廷尉审讯查验,审讯中搜到杨惲写给孙会宗的信,宣帝看了很憎恶杨惮。廷尉判杨惲大逆无道罪,处以腰斩。他的妻子儿女流放到酒泉郡。杨谭不劝杨惲悔过,反而与他互相应和,有怨恨言论,免去官职,贬为平民。宣帝召见并任命成做郎官,那些在位为官与杨惲交情深厚的人,如未央宫卫尉韦玄成、京兆尹张敞及孙会宗等人,都被免去了官职。
蔡义,河内郡温县人。因为通晓经术供职大将军幕府。家裹很穷,经常步行。贫寒不能备礼,众门下中有好事的人凑钱给蔡义买了一辆牛车,让他乘坐。几年后,蔡义升补覆盎城门门候。
过了很久,皇帝下诏寻求能精通《韩诗》的人,征召蔡义待诏,很久没能进见皇帝。蔡义上疏说:“我是山东田野的平民,德行才智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相比之处,容貌也赶不上众人,但却没有抛弃人伦,是因为我私下向先师学习了道义,托身于经术。希望陛下赐给清静安闲之处,得以把关于经义的精细思考全部奉献出来。”皇上召见蔡义,让他讲论《诗经》,皇上听了很满意,提拔他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进宫教授汉昭帝。几年后,被任命为少府,又迁升御史大夫,代替杨敞为丞相,封阳平侯。又因为定策安宗庙增加封赏,加赐黄金二百斤。
蔡义做丞相时已经八十多岁了,身材矮小,没有胡须,眉毛也脱落了,脸相好像老妇人,走路弯腰曲背,常常要两名属吏扶持才能行走。当时大将军霍光执政,议事者当中有人说霍光设置丞相不选择贤才,草率任用可以由他专制的人。霍光听到这种议论后,对侍中、左右随从官员及属吏们说: “我认为皇帝的老师应当做宰相,怎么能说不选择贤才呢?这种议论不能让天下人听到。”
蔡义做了四年宰相就死了,谧号称节侯。他没有儿子,封国废除。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县人。初为沛郡属吏,经过考察受到举荐,官至县令,又迁升广陵太守,因为政绩优异入京任右扶风,又迁任太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