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大将军霍光派丙吉去迎请昌邑王刘贺。刘贺做皇帝后,因为做淫乱之事被废黜,霍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等大臣商议该立谁做皇帝,还没有定下来。丙吉写信给霍光说:“将军您侍奉孝武皇帝,受托孤之重,担当着天下人的希望,孝昭皇帝死得早,没有继承人,天下人都担忧害怕,都想快点知道谁是后继的皇帝。发丧的那天为顾汉室宗庙有奉侍之人的大谊立刘贺为嗣主,被立为皇帝的人不争气,又为顾大谊而废黜了他,天下人没有不称服的。现在国家命运、百姓安危都系于将军之手。我私下裹访听老百姓的议论,辨察他们说的事情,了解到现在为官的那些宗室诸侯,在民间没有什么名声。而遵奉遣诏所供养的名叫病已的武帝的曾孙,现在仍在宫庭外的百姓家中,我以前让他居住在郡官邸时见到他还很年少,到现在他已十八九岁了,精通经术,有很高的才能,行止安闲而气节操守平和。希望将军仔细认真地商议此事,并参考占卜的结果,如不便一下使他显贵,可以先让他入宫服侍皇太后,使天下人明白地知晓他的好处,然后再决定重大的决策,天下人将很幸运感激!”霍光看过丙吉的奏书,于是便尊立皇曾孙刘询,派宗正刘德与丙吉在妃嫔居住的掖庭迎请刘询。刘询刚做皇帝,就封丙吉为关内侯。
丙吉为人宽厚,不爱炫耀自己做的好事。自从刘询做了皇帝,丙吉绝口不提起以前自己曾救助过刘询,有恩于他,所以朝廷上没人知道他的功劳。地节三年,宣帝刘询立了太子,丙吉做太子太傅,几个月后,升迁为御史大夫。等到霍氏犯罪被诛杀,皇帝亲自处理政务,省去尚书先看奏书一事。逭时,掖庭服侍妃子们的一个名叫则的婢女让自己以前的做平民的丈夫上书皇帝,自己声称对刘询有保育之功。皇帝把奏章发给掖庭令,让他考查询问此事,这个名叫则的宫婢的供词中说以前的使者丙吉知道是怎么回事。掖庭令于是带着那个宫婢到御史大夫府让丙吉看看是否属实。丙吉认识那个婢女,对她说: “你曾经因为犯了养育皇曾孙不谨慎的罪遇而被罚鞭打,怎么能说你有功劳?衹有渭城的胡组、淮阳的郭征卿有功劳。”丙吉于是分别上书皇帝述说胡组等人以前供养皇帝是多么劳苦。皇帝韶令丙吉寻找胡组、郭征卿,二人都已死去,衹有子孙还在,都受到重赏。诏令赦免名叫则的婢女为平民,赏给她钱十万。皇帝亲自查问此事,然后才知道丙吉过去曾有恩于己,而一直不说。皇帝十分感激,认为丙吉真是一个大贤人,给丞相魏相诏书说:“朕没有显贵以前,御史大夫丙吉对朕有恩,他的德行真美啊。《诗经》上不是说过吗?‘没有什么对我有德的人不受到报答的。’朕封丙吉为博阳侯,食邑一千三百户。”临到受封时,西宣病了,皇帝怕西立死去无法加封,想赶到西吉活着的时候,派人拿着侯印去封侯。皇帝担心丙吉的病好不了,太子太傅夏侯胜对皇帝说:“他是不会死的。臣听说积阴德的人,一定会享受到那阴德带来的欢乐,还会延及子孙。现在丙室的阴德还没有获得报答,就病得这么厉害,造不是要命的病。”后来丙吉的病果然好了。丙古上书皇帝,坚决推辞,述说自己不应该靠这空名受赏封。皇帝回书说:“朕封你为侯,不是空名,而你上书送回侯印,却是会彰显我无德无义,知恩不报。现在天下没什么乱事,希望你集中精神,少思虑事情,多注意医药,好好将养自保。”五年之后,丙吉代替魏相做了丞相。
丙吉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官吏,后来学习《诗经》、《礼》,明了其中大义。到他做了丞相之后,崇尚宽怀大度,好礼让他人。掾史有了罪遇,或有不称职的,丙吉总是给他们放长假,让他们自动去职,一直没有查办过。有的宾客对西童说:“您做了莲朝丞相,十分宽厚,而奸诈的官吏却乘机谋私利,做坏事,然而您却对他们没有惩办。”丙吉说:“凭我公侯大府,却去追究查办小吏,我感到太丢面子。”后来代替丙吉的人,便把这当成惯例,公侯之府不查办小吏,便从丙吉开始。
对待自己的属官掾史,丙吉总是替他们掩过扬善。西宣有一个驾车小吏爱喝酒,多次失职。曾有一次跟从丙吉出外,因酒醉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对丙吉说想赶走这个驭吏,丙吉说:“仅因为酒醉饭饱呕在丞相车上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以后如何容身处世?你就忍一忍,放过他吧,这也不过是弄脏了我车上的垫子。”终于没有赶走他。这个驭吏是边郡的人,熟知边塞报警警备等事。曾有一次出去,刚巧看见驿骑拿着赤白相间的信囊,是边郡报告敌人入侵的书信来了。驭吏便跟随着驿骑到公车打听消息,了解到敌人入侵了云中郡、代郡,立即赶回丞相府向丙吉报告情况,并建议:“恐怕胡虏所入侵的边郡,二千石的官吏中有老病经不起战乱的,应该预先探察。”丙吉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让束曹访察边郡的长吏,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世经历等情况。这件事还没做完,皇帝下韶召见丞相、御史,询问胡虏所入侵的边郡的官吏,丙吉详细地予以回答。御史大夫仓促之间却不能迅速地回答,被皇帝责备了一顿。因此丙吉被皇帝看作是担忧边防,克尽职守的好丞相,管理下属官吏十分得力。丙吉于是叹道:“士没有不可容忍的人,他们的才能各有所长。假如我不是先听到驭吏的劝告,怎么会被称赞为勤劳尽力呢?”而掾史们听到这话,也更加佩服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