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初即位,衡乃与御史大夫甄谭共奏显,追条其旧恶,并及党与。于是司隶校尉王尊劾奏:“衡、谭居大臣位,知显等专权势,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无大臣辅政之义。既奏显等,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罪至不。”有诏勿劾。衡惭惧,上疏谢罪。因称病乞骸骨,上丞相乐安侯印绶。上报曰:“君以
德修明,位在三公,先帝委政,遂及朕躬。君遵修法度,勤劳公家,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今司隶校尉尊妄诋欺,加非于君,朕甚闵焉。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传不云乎?‘礼义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专
神,近医药,
自
。”因赐上尊酒、养
。衡起视事。上以新即位,褒优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嘿嘿不自安,每有
旱,风雨不时,连乞骸骨让位。上辄以诏书
抚,不许。
初,衡封僮之乐安乡,乡本田堤封三千一百顷,南以闽佰为界。初元元年,郡图误以闽佰为平陵佰。积十余岁,衡封临淮郡,遂封真平陵佰以为界,多四百顷。至建始元年,郡乃定国界,上计簿,更定图,言丞相府。衡谓所亲吏赵殷曰:“主簿陆赐故居奏曹,习事,晓知国界,署集曹掾。”明年治计时,衡问殷国界事:“曹奈何?”殷曰:“赐以为举计,令郡实之。恐郡不肯从实,可令家丞上书。”衡曰:“顾当得不耳,何至上书?”亦不告曹使举也,听曹为之。后赐与属明举计曰:“案故图,乐安乡南以平陵佰为界,不从故而以闽佰为界,解何?”郡即复以四百顷付乐安国。衡遣从史之僮,收取所还田租谷千余石
衡家。司隶校尉骏、少府忠行廷尉事劾奏“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
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一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明阿承衡意,猥举郡计,
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益大臣,皆不
。”于是上可其奏,勿治,丞相免为庶人,终于家。
臣又闻圣王之自为动静周旋,奉天承亲,临朝享臣,有节文,以章人
。盖钦翼祗栗,事天之容也;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正躬严恪,临众之仪也;嘉惠和说,飨下之颜也。举错动作,
遵其仪,故形为仁义,动为法则。孔
曰:“德义可尊,容止可观,
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
之,则而象之。”《大雅》云:“敬慎威仪,惟民之则。”诸侯正月朝觐天
,天
惟
德,昭穆穆以视之,又观以礼乐,飨醴乃归。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今正月初幸路寝,临朝贺,置酒以飨万方,传曰“君
慎始”,愿陛下留神动静之节,使群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桢,天下幸甚!
上敬纳其言。顷之,衡复奏正南北郊,罢诸祀,语在《郊祀志》。
诗》以《关睢》为始,言太上者民之父母,后夫人之行不侔乎天地,则无以奉神灵之统而理万之宜。故《诗》曰:“窈窕淑女,君
好仇。”言能致其贞淑,不贰其
,情
之
无介乎容仪,宴私之意不形乎动静,夫然后可以
至尊而为宗庙主。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自上世已来,三代兴废,未有不由此者也。愿陛下详览得失盛衰之效以定大基,采有德,戒声
,近严敬,远技能。
张禹字文,河内轵人也。至禹父徙家莲勺。禹为儿,数随家至市,喜观于卜相者前。久之,颇晓其别蓍布卦意,时从旁言。卜者
之,又奇其面貌,谓禹父:“是儿多知,可令学经。”及禹壮,至长安学,从沛郡施雠受《易》,琅邪王
、胶东庸生问《论语》,既皆明习,有徒众,举为郡文学。甘
中,诸儒荐禹,有诏太
太傅萧望之问。禹对《易》及《论语》大义,望之善焉,奏禹经学
习,有师法,可试事。奏寝,罢归故
。久之,试为博士。初元中,立皇太
,而博士郑宽中以《尚书》授太
,荐言禹善说《论语》。诏令禹授太
《论语》,由是迁光禄大夫。数岁,
为东平内史。
禹为人谨厚,内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
,极膏腴上贾。它财
称是。禹
习知音声,内奢
,
居大第,后堂理丝竹
弦。
久之,衡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系诏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
使谒者诏衡冠履。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禹成就弟尤著者,淮
彭宣至大司空,沛郡
崇至少府九卿。宣为人恭俭有法度,而崇恺弟多智,二人异行,禹心亲
崇,敬宣而疏之。崇每候禹,常责师宜置酒设乐与弟
相娱。禹将崇
后堂饮
,妇女相对,优人
弦铿锵极乐,昏夜乃罢。而宣之来也,禹见之于便坐,讲论经义,日晏赐
,不过一
卮酒相对。宣未尝得至后堂。及两人皆闻知,各自得也。
禹虽家居,以特为天
师,国家每有大政,必与定议。永始、元延之间,日蚀、地震尤数,吏民多上书言灾异之应,讥切王氏专政所致。上惧变异数见,意颇然之,而未有以明见,乃车驾至禹弟,辟左右,亲问禹以天变,因用吏民所言王氏事示禹。禹自见年老,
孙弱,又与曲
侯不平,恐为所怨。禹则谓上曰:“
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日蚀三十余,地震五,或为诸侯自杀,或夷狄侵中国,灾变之异
咸亦明经,历位九卿。家世多为博士者。
为相六岁,鸿嘉元年以老病乞骸骨,上加优再三,乃听许。赐安车驷,黄金百斤,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位特
,见礼如丞相,置从事史五人,益封四百
。天
数加赏赐,前后数千万。
禹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室,好平陵亭
地,又近延陵,奏请求之,上以赐禹,诏令平陵徙亭它所。曲
侯
闻而争之:“此地当平陵寝庙衣冠所
游
,禹为师傅,不遵谦让,至求衣冠所游之
,又徙坏旧亭,重非所宜。孔
称‘赐
其羊,我
其礼’,宜更赐禹它地。”
虽为舅,上敬重之不如禹,
言虽切,犹不见从,卒以
亭地赐禹。
由是害禹
,数毁恶之。天
愈益敬厚禹。禹每病,辄以起居闻,车驾自临问之。上亲拜禹床下,禹顿首谢恩,因归诚,言:“老臣有四男一女,
女其于男,远嫁为张掖太守萧咸妻,不胜父
私情,思与相近。”上即时徙咸为弘农太守。又禹小
未有
,上临候禹,禹数视其小
,上即禹床下拜为黄门郎,给事中。
窃见圣德纯茂,专《诗》、《书》,好乐无厌。臣衡材驽,无以辅相善义,宣扬德音。臣闻《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
之正,使不悖于其本
者也。故审《六艺》之指,则天人之理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
也。及《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
元帝崩,成帝即位,征禹、宽中,皆以师赐爵关内侯,宽中邑八百
,禹六百
。拜为诸吏光禄大夫,秋中二千石,给事中,领尚书事。是时,帝舅
平侯王凤为大将军,辅政专权。而上富于
秋,谦让,方乡经学,敬重师傅。而禹与凤并领尚书,内不相安,数病,上书乞骸骨,
退避凤。上报曰:“朕以幼年执政,万机惧失其中,君以
德为师,故委国政。君何疑而数乞骸骨,忽忘雅素,
避
言?朕无闻焉。君其固心致思,总秉诸事,推以孳孳,无违朕意。”加赐黄金百斤、养
、上尊酒,太官致餐,侍医视疾,使者临问。禹惶恐,复起视事,河平四年代王商为丞相,封安昌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