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坐在位置上,仲、隰朋
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
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
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
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
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
本事情
起。”桓公移动
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
本?”
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
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
,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
都在太庙的门
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
百分之一,孤幼不准
刑,
泽
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
税,对近
示以忠信,对远
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
一样。
译文
在这以后,宋国攻伐杞国,狄人攻伐邢国和卫国,桓公没有兵援救,光着
缠着
称病。召见
仲说:“我有千年的
品,而没有百年的寿命,现在又有疾病,姑且行乐一番吧!”
说:“好。”于是下命令悬起钟磬,陈设歌舞
竿鼓瑟的音乐,每天杀
数十
,连续了几十天。群臣都来
谏说:“宋国伐杞,狄国伐邢、卫,君上您不可不
兵援救。”桓公说:“我拥有千年的
品,而没有百年的寿命,现在又有疾病,姑且行乐吧:而且,人家并没有
攻我的国家,不过是征伐邻国,你们都是平安无事的。”宋国已经取得杞国,狄国已经攻下邢、卫了。桓公还盘桓在钟磬的行列里。
跟着他,走在大钟的西侧,桓公面南而立,
仲面北对站着,大钟响奏起来。桓公看着
仲说:“快乐么,仲父?”
回答说:“我说这是悲哀,而不是乐。据我所知,古代君王称得上行乐于钟碧之间的,不是这
情况。而是话说
命令就行于天下;游于钟磬之间,而没有四面兵革的忧虑。现在您的情况
灭垝,四百里而后可田也。楚吞宋。郑,思人众兵
而能害己者,必齐也。是
以文克齐,而以武取宋、郑也,楚取宋、郑而不知禁,是失宋、郑也;禁之,则是又不信于楚也。知失于内,兵困于外,非善举也。”桓公曰:“善。然则若何?”
对曰:“请兴兵而南存宋、郑,而令曰:‘无攻楚,言与楚王遇。’至于遇上,而以郑城与宋
为请,楚若许,则是我以文令也;楚若不许,则遂以武令焉。”桓公曰:“善。”于是遂兴兵而南存宋、郑,与楚王遇于召陵之上,而令于遇上曰:“毋贮粟,毋曲堤,无擅废嫡
,无置妾以为妻。”因以郑城与宋
为请于楚,楚人不许。遂退七十里而舍。使军人城郑南之地,立百代城焉。曰:自此而北至于河者,郑自城之,而楚不敢隳也。东发宋田,夹两川,使
复东
,而楚不敢
也。遂南伐,及逾方城,济于汝
,望汶山,南致楚越之君,而西伐秦,北伐狄,东存晋公于南,北伐孤竹,还存燕公。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九合诸侯,反位已霸。修钟磬而复乐。
曰:“此臣之所谓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