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dao应训(2/10)

晋伐楚,三舍不止。大夫请击之。庄王曰:“先君之时,晋不伐楚。及孤之,而晋伐楚,是孤之过也。若何其辱群大夫?”曰:“先臣之时,晋不伐楚。今臣之,而晋伐楚,此臣之罪也。请三击之。”王俯而泣,涕沾襟,起而拜群大夫。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轻下其臣,不可伐也。”夜还师而归。老曰:“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赵简死,未葬,中牟齐。已葬五日,襄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襄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曰:“吾闻之叔向曰:‘君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乃请降。故老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楚庄王问詹何曰:“治国奈何?”对曰:“何明于治,而不明于治国?”楚王曰:“寡人得立宗庙社稷,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治而国者也,未尝闻而国治者也。故本任于,不敢对以末。”楚王曰:“善。”故老曰:“修之,其德乃真也。”

昔者,公孙龙在赵之时,谓弟曰:“人而无能者,龙不能与游。”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臣能呼。”公孙龙顾谓弟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对曰:“无有。”公孙龙曰:“与之弟籍。”后数日,往说燕王。至于河上,而航在一汜,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来。故曰:圣人之世,不逆有伎能之士。故老曰:“人无弃人,无弃,是谓袭明。”

中山公牟谓詹曰:“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为之奈何?”詹曰:“重生。重生则轻利。”中山公牟曰:“虽知之,犹不能自胜。”詹曰:“不能自胜,则从之;从之,神无怨乎!不能自胜而弗从者,此之谓重伤。重伤之人,无寿类矣。”故老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是故“用其光,复归其明也。”

越王勾践与吴战而不胜,国破亡,困于会稽。忿心张胆,气如涌泉,选练甲卒,赴火若灭。然而请为臣,妻为妾,亲执戈,为吴兵先走,果禽之于遂。故老曰:“柔之胜刚也,弱之胜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越王亲之,故霸中国。

晋文公伐原,与大夫期三日。三日而原不降。文公令去之。军吏曰:“原不过一二日将降矣。”君曰:“吾不知原三日而不得下也。以与大夫期,尽而不疲,失信得原,吾弗为也。”原人闻之,曰

发攻蔡,逾之。宣王郊迎,列田百顷,而封之执圭。发辞不受。曰:“治国立政,诸侯宾,此君之德也;发号施令,师未合而失敌遁,此将军之威也;兵陈战而胜敌者,此庶民之力也。夫乘民之功劳,而取其爵禄者,非仁义之也。”故辞而弗受。故老曰:“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秦穆公谓伯乐曰:“之年长矣。姓有可使求者乎?”对曰:“良者,可以形容骨相也。相天下之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若此者,绝尘弭辙。臣之皆下材也,可告以良,而不可告以天下之。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方九堙,此其于,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之求。三月而反报曰:“已得矣。在于沙丘。”穆公曰:“何也?”对曰:“牡而黄。”使人往取之,牝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之所使求者。、牝牡弗能知,又何之能知?”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而忘其,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者!”至,而果千里之。故老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桓公读书于堂,扁斫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扁曰:“其人焉在?”桓公曰:“已死矣。”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曰悖然作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斫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而臣之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故老曰:“,非常;名可名,非常名。”

王寿负书而行,见徐冯于周,徐冯曰:“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书者,言之所也。言于知者,知者藏书。”于是王寿乃焚书而舞之。故老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韦曰:“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祸且当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谁为君乎?宁独死耳!”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民之命;岁饥,民必死矣。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者乎?是寡人之命,固已尽矣!韦无复言矣。”韦还走,北面再拜曰:“敢贺君。天之而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有三赏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奚以知之?”对曰:“君有君人之言三,故有三赏,星必三徙舍。舍行七里,三七二十一,故君移年二十一岁。臣请伏于陛下以伺之。星不徙,臣请死之。”公曰:“可”是夕也,星果三徙舍。故老曰:“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

令尹佩请饮庄王。庄王许诺。佩疏揖,北面立于殿下。曰:“昔者君王许之,今不果往。意者臣有罪乎?”庄王曰:“吾闻台。台者,南望料山,以临方皇,左江而右淮,其乐忘死,若吾薄德之人,不可以当此乐也。恐留而不能反。”故老曰:“不见可,使心不。”

昔者,司城罕相宋,谓宋君曰:“夫国家之安危,百姓之治,在君行赏罚。夫爵赏赐予,民之所好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民之所怨也,臣请当之。”宋君曰:“善。寡人当其受其怨。寡人自知不为诸侯笑矣。”国人皆知杀戮之专,制在罕也,大臣亲之,百姓畏之,居不至期年,罕遂却宋君而专其政。故老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不可以示人。”

吴起为楚令尹,适魏。问屈宜若曰:“王不知起之不肖,而以为令尹。先生试观起之为人也。”屈曰:“将奈何?”吴起曰:“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屈曰:“宜若闻之,昔善治国家者,不变其故,不易其常。今将衰楚国之爵,而平其制禄;损其有余,而绥其不足;是变其故,易其常也。行之者不利。宜若闻之曰:‘怒者,逆德也,兵者凶也。争者人之所本也。’今谋逆德,好用凶,始人之所本,逆之至也。且用鲁兵,不宜得志于齐,而行志焉;用魏兵,不宜得志于秦,而得志焉。宜若闻之,非祸人不能成祸。吾固惑吾王之数逆天,戾人理,至今无祸。差须夫也。”吴起惕然曰:“尚可更乎?”屈曰:“成形之徒,不可更也。不若敦而笃行之。”老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为也。”大王亶父曰:“与人之兄居而杀其弟,与人之父而杀其,吾弗为。皆勉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大王亶父可谓能保生矣。虽富贵,不以养伤;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受其先人之爵禄,则必重失之。所自来者久矣,而轻失之,岂不惑哉!故老曰:“贵以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

晋公重耳亡,过曹,无礼焉。厘负羁之妻谓厘负羁曰:“君无礼于晋公,吾观其从者,皆贤人也。若以相夫反晋国,必伐曹,何不先加德焉?”厘负羁遗之壶饭而加璧焉。重耳受其饭而反其璧。及其反国,起师伐曹,克之。令三军无厘负羁之里。故老曰:“曲则全,枉则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