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荀子恶(3/6)

,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 也。

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檠则不能自正。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 王之录,庄君之曶,阖闾之干将、莫邪、钜阙、辟闾,此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 砥厉则不能利,不得人力则不能断。骅骝、騹骥、纤离、绿耳,此皆古之良马也; 然而必前有衔辔之制,后有鞭策之威,加之以造父之驶,然后一日而致千里也。夫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得贤师而事之,则所 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身日进于仁义而 不自知也者,靡使然也。今与不善人处,则所闻者欺诬诈伪也,所见者污漫淫邪贪 利之行也,身且加于刑戮而不自知者,靡使然也。传曰:“不知其子视其友,不知 其君视其左右。”靡而已矣!靡而已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人的本性从一生下来就有贪图私利之心,因循着这种本性,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争夺,也就不再讲求谦让了;人一生下来就好忌妒仇恨的心理,因循着这种本性,于是就会发生残害忠厚善良的事情,这样忠诚信实就丧失了。人生来就有爱好声色的本能,喜好听好听的,喜欢看好看的,因循着这种本性,就会发生淫乱的事情,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就都丧失了。既然这样,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发生争夺,就会违反等级名分、扰乱礼仪制度的事,从而引起暴乱;所以,—定要有师长和法制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所以,弯曲的木头,一定要通过工具的矫正加热,然后才能挺直;不锋利的金属器具—定要通过打磨才能锋利。人“恶”的本性,一定要依靠师法的教化,然后才能纠正,懂得礼义,天下治平。如果没有师法的教化,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不通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社会动荡。古代的圣王,由于人性恶劣,偏邪而不端正,叛逆作乱,不守秩序,因此制定了礼仪制度,用来矫正人的性情,驯服教化并引导他们。使人们遵守社会秩序,合乎道德规范。现在,人们只要接受师法的教化,积累学识,遵循礼义,就是君子;放纵个人的性情,胡作非为,违背礼义,就是小人。所以,人性本恶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的。

孟子说:“人要求学习的,就是人性的善。”这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不曾懂得人性,不了解本性与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本性,是天生的,是学习不来的,也不是后天人为的。礼义,是圣人制定的,通过学习人们就能得到,经过努力就能做到。不可能通过学习,也不可能是人为,而是先天自然生成的,这就是本性。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可以经过后天人为的努力实现的,就是人为。这就是本性与人为的差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