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隐士说:“腻?腻了我就乘骑渺茫的无形鸟,逃世界,旅游非现实的王国,到幻想的矿野里去寝息。我有我的快乐,你何必说那些治天下的梦话来引诱我。
肩吾说:“教我怎样统治百姓。概括说,只一句,当领袖的遵纪守法,榜样,谁敢不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向他学习呢。”
无说“就当教导我吧。”
老聃说:“圣人看来,你说的这人很像衙门里供职的小吏,工作劳累,心情
迫,他那一技之长恰似一条绳
,把自己捆绑在办公桌,想调调不走,想辞辞不掉,想不受表扬也办不到,一直忙到病了死了,才给松绑。虎豹有绚丽的
,供人铺床垫座,所以被猎。猿猴会攀
,逗人快乐,所以被捉。狗会追踪狐狸,所以被牵。它们都有长
,也可以和英明的国王相
接舆说:“这是运用心智,伪善骗人。这样统治百姓,天下若能太平,海底也能掘一条河,蚊背也能驮起一座山。你们两位显然认为治天下就是治百姓的外在表现。纪律、法律、榜样,规矩老实都是外在的啊。圣人治天下,先治百姓的内在,正导百姓的本
,舒畅百姓的内心,然后推行政令。哪能要求士农工商都学圣人,各尽其能就不错了。违纪犯法,祸害自
,百姓懂得躲祸避害,不需要你们两位去提醒。岂但人懂,鸟鼠都懂,所以鸟
飞在天空中,躲避网捕简明杀之祸;所以鼠
藏在神坛下,躲避烟熏锄掘之害。看来只有你们两位不懂,在自运用心智,比鸟鼠更无知!”
蒲衣说:“你现在才晓得吗。从远古的酋长到上古的五帝,为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因为心智愈演愈繁,所以天下愈搞愈。就拿舜帝来说,当然是好帝王,可他
怀仁
,便是动用心智去
结百姓了。
结百姓,争取民心,他
到了。
怀仁
,推广仁
,等于讨伐不仁不
,等于对他人有所否定,这便牵涉到谁是谁非了。是非问题回过
来又促
心智的繁衍,天下能不
吗。请对比远古的酋长伏牺,那时候天下的知识少,心智未萌,伏牺治天下,不治而大治。他老人家睡得香梦沉酣,一觉醒来,悠悠缓缓。无事可视,无公可办,且去
一
棚和
圈。你叫他一声
,他回应一声我;你叫他一声
,他回应一声俺。少知识,少分类的麻烦;无心智,无是非的扰
。知觉葆其天真,他不妄断;德
顺其自然,他不伪善。啊,他老人家不需要查究谁是谁非,坐堂审案。”
无名隐士说:“好吧。情要淡,
神要冷,顺从客观规律,不要挖空心思运用智术。你让天下自治,天下自然大治。对不起,再见了。”
啮缺说:“错在多知,多智。”
接舆问:“日仲始教你些什么?”
蒲衣说:“说说错在哪里吧。”
居先生研究政治,拟
三条标准,衡量一个国王是否英明。心
不落实,去请教大师老聃。
居问:“办事既
捷又果断,见识既广博又通达,学习既勤奋又踏实。如果有人一
而兼有这三条长
,总可以和英明的国王相提并论了吧?”
这位无名百姓是隐士,正在欣赏山,不耐烦的挥手表示厌恶,说:“去去去!鄙俗不堪,你怎么提一些令人扫兴的问题哟!本人不当官,皈依造
主,正在这里和大自然对话。”
批评我了。”意识到自己的过失,他
兴得雀跃,跑去告诉王老师的老师蒲衣先生,说:“老老师,我晓得自己的错误啦!”
肩吾先生学,曾去拜访著名的狂人陆接舆先生,听他大
神仙怎样漂亮婉娈如
女啦
风饮
啦乘云飞天啦,觉得荒诞,全是胡扯
弹。后来学
厌倦,改学政治,拜在日仲始先生门下。仲始先生祖辈是算命的星相家,所以姓日。再后来学政治又厌倦了,肩吾先生又去拜访陆接舆先生。
无先生研究政治,
差调查民意,沿途询问士农工商各
人等:“你认为该怎样治天下?”一日路过赵自殷山南麓,风景虽佳,他却熟视无睹。来到蓟寥
河畔,拦住一位无名百姓,说:“请你谈谈治天下吧。”
无说:“老看山
也会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