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书中说:“程生马。”(我)曾翻阅《文字注》一书,其注中谈到:“秦人把豹叫做程。”我到延州任职时,见那里的人至今还把虎豹叫做“程”,大概说的是“虫”此类方言,或者也是沿袭旧时风俗而来的。
《唐六典》述说五行,有禄、命、驿马、湴河等名目。人们大多不知道湴河的含义。我在鄜延任职时,看见安南行营将领们检阅兵马的册籍,有“过范河损失”的说法。我问他们为什么叫“范河”?原来南方人把泥沼叫做“范河”,北方人则叫做“活沙”我曾经过无定河,穿越过活沙,人马走在上面百步以外都动起来,晃晃荡荡就像走在帐幕上一样。落脚的地方虽然比较坚硬,但如果一遇到塌陷,人、马、驼、车立刻就会陷没,甚至有好几百人全被淹没而没有一个剩下的。有人说这就是流沙;也有人说沙随着风流动叫做流沙。“湴”,在字书里也写作“埿”(蒲滥反)。根据古文,埿,是深泥的意思。术数书中有湴河,是指厄运,就像现在所说的“空亡”
古人藏书用芸香来防蛀虫。芸香是一种香草,就是如今人说的七里香。它的叶子类似于豌豆叶,小丛生长。叶子十分芳香,秋后叶子间微微发白如同用面粉涂抹过一样,用它防蛀虫有特效。南方人采来放在席下,可以除跳蚤、虱子。我担任判昭文馆事时,曾在文彦博家求得了许多株芸香,移植到秘阁后面,现在没有存活的了。香草这类东西,大体上都有别的名字,如所谓兰荪,荪就是今天的菖蒲;蕙就是今天的零陵香;苣就是今天的白芷。
祭礼中有腥、焊、熟三种献祭品。过去的说法认为腥、焊是具备了远古、中古之礼,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先王对于死者,以为他们无知就算不上仁,认为他们有知就算不上智。献祭可食用的熟食是为了表示仁;献祭不可食的腥、焊,是为了表示智。又有一种说法,腥、焊是以鬼神的行为规范来对待他们,熟食是以生人的行为规范来对待他们,以使他们迷惑。有人说鬼神喜好腥、焊,这虽然是出于经义之外的说法,但圣人了解鬼神的情况,或者有它的道理,不能怀疑否定它。
世人认为玄是浅黑色,璊是赭色的玉,都是不对的。玄是赤黑色,燕子的羽毛就是这种颜色,所以被称为玄鸟。熙宁年间,京师的贵人和皇亲国戚多穿深紫色衣服,而称为黑紫,与黑色相混,几乎不可分别,这也是一种人们所称的玄色。璊是赭色,所以《诗经》里说“毳衣如璊”(“璊”字的读音同“门”)。有一种稷子的米是璊色的,这种稷子叫做穈。(“穈”字的读音同“门”,是用它的颜色命名的。《诗经》里说“有穈有芑”,现在秦地的人把“穈”字读作“糜”,是读音发生了讹变。)穈的颜色在朱黄之间,与赭色相似,极为光洁晶莹,捧在手上鲜亮有光泽,熠熠生辉如赤色宝珠。这自是一种颜色,似赭色而非赭色。大抵所谓“璊”是一种颜色的名称,而其字以“玉”为部首,是因为它近乎赭色而有光泽,故以玉来比喻它;这也如同“鴘”也用作一种颜色的名称,而其字以“鸟”为部首,也是用这种鸟的颜色来比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