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人以裘马,心悦之,往往慕义求降。
特穆津有弟奇尔固岱、哈萨尔,骁勇善射,摧锋陷阵,不避艰险。特穆津曰:“有奇尔固岱之力,哈萨尔之射,可以取天下矣。”又有齐拉衮、博勒呼、博尔济、穆呼哩,俱侍左右,以忠勇称,号“都尔木库楚克”,犹言“四杰”也。
会塔塔尔部背金约,金主遣丞相襄帅兵逐之,北走。特穆津闻之,发近兵自鄂端河合击,破之,以功授特穆津为“察衮图鲁”,犹言“招讨使”也。
先是特麑湶砍ね辛ê梗受金封,爵为王,所称为“汪罕”者也。托哩汗多杀戮昆弟,其叔父奇尔举兵攻之,托哩汗以百馀骑奔蒙古。伊苏克依亲将兵逐奇尔走四夏,复夺部众归。托哩汗德之。后复为奈曼所败,托哩汗出奔而复归,中道粮绝,困乏殊甚。特穆津以父交好,遣人往招托哩汗,安置军中,赈给之,遂会于图乌喇河上,尊之为父。托哩汗因此部众稍集,欲复奈曼之仇,乞援于特穆津;乃命博尔济、穆呼哩、博勒呼、齐拉衮四将助之,大败奈曼,尽夺所掠以归托哩汗。已而特穆津与弟哈萨尔伐奈曼,大败之,尽杀其诸将族众,积尸以为京观,奈曼之势遂弱。
时泰楚特犹强,特穆津会托哩汗,大战于鄂诺河上,败走之,斩获无算。
是岁,奈曼又会诸部众来侵。特穆津与托哩汗倚阿兰塞为壁,大战于徒伊坛之野。奈曼使神巫祭风雪,欲因其势进攻。既而反风,逆击其阵,奈曼军不能战,欲引还,雪满沟涧,特穆津勒兵乘之,奈曼大败。是时萨穆哈部起兵援奈曼,闻其败,即还。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嘉泰三年(金泰和三年)
春,正月,己卯,金以枢密使崇浩为右丞相,右丞完颜匡为左丞,参知政事布萨揆为右丞,御史中丞孙即康、刑部尚书贾铉并参知政事。时孙鐸久为尚书,不见擢,对客诵前人句云:“唯有庭前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御史大夫卡劾其怨望,降同知河南府南。
庚辰,右丞相谢深甫罢。初,深甫力求罢政,帝曰:“卿能为朕守法度,惜名器,不可言去。”至是固请,乃许之。
戊子,龙川蕃寇边,掠大崖铺。既而陷浊水寨,执知寨范浩,屠其家,以浩首罪土豪,绝其博易故也。知兴州吴曦命李好义讨之。好义,下邽人也。
甲午,参知政事张岩罢。丙申,以陈自强兼参知政事。
戊戌,视太学,御化原堂,命国子祭酒李寅仲讲《尚书·周官篇》。遂幸武学,监学官进秩一级,诸生推恩赐帛有差。
以袁说友参知政事,翰林傅伯寿签书枢密院事。伯寿以老疾辞不拜。
二月,乙巳,以端明殿学士费士寅签书枢密院事。
甲子,金定诸职官省亲拜墓给假例。
三月,壬申朔,金平章政事张万公致仕。
万公历举朝臣有名者以自代,求去甚力。金主知其不能留,谕曰:“朕初即位,擢卿执政,继迁相位,以卿先朝旧人,练习典故,朕甚重之。且年虽高,精力未衰,故以机务相劳。为卿屡求退去,故勉从之,甚非朕意也。”
丙子,诏相度铁钱利害。
丁丑,以久雨,诏大理、三衙、临安府决系囚。
丙申,金以殿前都点检布萨端为御史大夫。
夏,四月,己亥朔,日有食之。
乙巳,金禘于太庙。
金敕点检司:“致仕官入宫,年高艰步履者,并许策杖,仍令舍人、护卫扶之。”
丙午,出封桩库两淮交子一百万,命转运使收民间铁钱。
乙卯,陈自强等上《徽宗玉牒》、《孝宗、光宗实录》。
丁巳,金敕有司祈雨,仍颁土龙法。
己未,金命吏部侍郎李炳等再详定礼仪。
庚申,金主谕有司:“宫中所用物,如民间难得,勿强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