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汉纪二十一(2/10)

◎ 建昭四年丙戌,公元前三五年

,正月,郅支首至京师。延寿、汤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汉。匈呼韩邪单于已称北籓,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并应,天气明,陷陈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县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汉者,虽远必诛!”丞相匡衡等以为:“方,掩骼、埋胔之时,宜勿县。”诏县十日,乃埋之。仍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

初,单于闻汉兵至,去,疑康居怨己,为汉内应,又闻乌孙诸国兵皆发,自以无所之。郅支已,复还,曰:“不如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单于乃被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外人。外人中单于鼻,诸夫人颇死;单于乃下。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土城,乘城呼。时康居兵万馀骑,分为十馀,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夜,数奔营,不利,辄却。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康居兵引却;汉兵四面推卤楯,并土城中。单于男女百馀人走大内。汉兵纵火,吏士争,单于被创死。军候假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帛书。诸卤获以畀得者。凡斩阏氏、太、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馀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 建昭五年丁亥,公元前三四年

◎ 建昭三年乙酉,公元前三六年

皇太冠。

初,左伊秩訾为呼韩邪画计归汉,竟以安定。其后或谗伊秩訾自伐其功,常鞅鞅,呼韩邪疑之;伊秩訾惧诛,将其众千馀人降汉,汉以为关内侯,邑三百,令佩其王印绶。及呼韩邪来朝,与伊秩訾相见,谢曰:“王为我计甚厚,令匈至今安宁,王之力也,德岂可忘!我失王意,使王去,不复顾留,皆我过也。今白天,请王归。”伊秩訾曰:“单于赖天命,自归于汉,得以安宁,单于神灵,天之祐也,我安得力!既已降汉,又复归匈,是两心也。愿为单于侍使于汉,不敢听命!”单于固请,不能得而归。

,三月,赦天下。夏,六月,庚申,复戾园。

,正月,匈呼韩邪单于来朝,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帝以后良家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吏卒,以休天人民。”天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上问状,应曰:“周、秦以来,匈暴桀,寇侵边境;汉兴,尤被其害。臣闻北边至辽东,外有山,东西千馀里,草木茂盛,多禽兽,本冒顿单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来为寇,是其苑囿也。至孝武世,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来寇,少所蔽隐;从以南,径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如罢备戍卒,示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匈得蒙全活之恩,稽首来臣。夫夷狄之情,困则卑顺,则骄逆,天然也。前已罢外城,省亭隧令,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者安不忘危,不可复罢,二也。中国有礼义之教,刑罚之诛,愚民犹尚犯禁;又况单于,能必其众不犯约哉!三也。自中国尚建关梁以制诸侯,所以绝臣下之觊也。设徼,置屯戍,非独为匈而已,亦为诸属国降民本故匈之人,恐其思旧逃亡,四也。近西羌保,与汉人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今罢乘,则生嫚易分争之渐,五也。往者从军多没不还者,孙贫困,一旦亡,从其亲戚,六也。又边人婢愁苦,亡者多,曰:‘闻匈中乐,无奈候望急何!’然时有亡者,七也。盗贼桀黠,群辈犯法,如其窘急,亡走北,则不可制,八也。起以来百有馀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岩、石、木、溪谷、门,稍稍平之,卒徒筑治,功费久远,不可胜计。臣恐议者不虑其终始,以壹切省繇戍,十年之外,百岁之内,卒有它变,障破坏,亭隧灭绝,当更发屯缮治,累世之功不可卒复,九也。如罢戍卒,省候望,单于自以保守御,必德汉,请求无已;小失其意,则不可测。开夷狄之隙,亏中国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持至安,威制百蛮之长策也!”对奏,天有诏:“勿议罢边事。”使车骑将军嘉谕单于曰:“单于上书愿罢北吏士屯戍,孙世世保。单于乡慕礼义,所以为民计者甚厚。此长久之策也,朕甚嘉之。中国四方皆有关梁障,非独以备外也,亦以防中国邪放纵,为寇害,故明法度以专众心也。敬谕单于之意,朕无疑焉。为单于怪其不罢,故使嘉晓单于。”单于谢曰:“愚不知大计,天幸使大臣告语,甚厚!”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略,喜奇功,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其天也。西域本属匈,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降服之。如得此二国,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延寿亦以为然,奏请之。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延寿犹与不听。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已校尉屯田吏士。延寿闻之,惊起,止焉。汤怒,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沮众邪!”延寿遂从之。勒行陈,汉兵、胡兵合四万馀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即日引军分行,别为六校:其三校从南逾葱领,径大宛;其三校都护自将,发温宿国,从北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阗将数千骑寇赤谷城东,杀略大昆弥千馀人,驱畜产甚多,从后与汉军相及,颇寇盗后重。汤纵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还付大昆弥,其、羊以给军。又捕得抱阗贵人伊毒。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径引行,未至单于城可六十里,止营。复捕得康居贵人贝男开牟以为导。贝,即屠墨母之弟,皆怨单于,由是知郅支情。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

匈匈,言己杀前将军萧望之,恐天下学士讪己,以谏大夫贡禹明经箸节,乃使人致意,自结纳,因荐禹天,历位九卿,礼事之甚备。议者于是或称显,以为不妒谮望之矣。显之设变诈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类也。

单于号王昭君为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闰月,丁酉,太皇太后上官氏崩。

荀悦曰:夫佞臣之惑君主也甚矣,故孔曰:“远佞人。”非但不用而已,乃远而绝之,隔其源,戒之极也。孔曰:“政者,正也。”夫要之本,正己而已矣。平直真实者,正之主也。故德必其真,然后授其位;能必其真,然后授其事;功必其真,然后授其赏;罪必其真,然后授其刑;行必其真,然后贵之;言必其真,然后信之;其真,然后用之;事必其真,然后修之。故众正积于上,万事实于下,先王之,如斯而已矣!

是岁,徙济王康为山王。

始,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胜骄,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中。发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乃已。又遣使责阖苏、大宛诸国岁遗,不敢不予。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郅支困辱使者,不肯奉诏;而因都护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汉,遣侍。”其骄嫚如此。

冬,使西域都护、骑都尉北地甘延寿、副校尉山陈汤共诛斩匈郅支单于于康居。

壬申晦,日有之。

◎ 竟宁元年戊,公元前三三年

秋,七月,庚,复太上皇寝庙园、原庙、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园。时上寝疾,久不平。以为祖宗谴怒,故尽复之;唯郡国庙遂废云。

六月,甲申,中山哀王竟薨。哀王者,帝之少弟,与太游学相长大。及薨,太前吊。上望见太念哀王,悲不能自止。太既至前,不哀,上大恨曰:“安有人不慈仁,而可以奉宗庙,为民父母者乎!”是时驸都尉、侍中史丹护太家,上以责谓丹,丹免冠谢曰:“臣诚见陛下哀痛中山王,至以损。向者太见,臣窃戒属,毋涕泣,伤陛下;罪乃在臣,当死!”上以为然,意乃解。

二月,御史大夫李延寿卒。

单于遣使曰:“汉兵何以来?”应曰:“单于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汉,朝见,’天哀闵单于弃大国,屈意康居,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恐左右惊动,故未敢至城下。”使数往来相答报,延寿、汤因让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大计,失客主之礼也!兵来远,人畜罢极,度且尽,恐无以自还,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被甲乘城;又百馀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馀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城上人更招汉军曰:“斗来!”百馀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面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卤楯为前,戟弩为后,仰城楼上人。”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外迎,杀之。

八月,癸亥,以光禄勋匡衡为御史大夫。

夏,六月,甲辰,扶共侯韦玄成薨。

蓝田地震,山崩,壅霸;安陵岸崩,壅泾,泾

冬,十一月,齐、楚地震,大雨雪,树折,屋坏。

秋,七月,匡衡为丞相。戊辰,卫尉李延寿为御史大夫。

初,石显见冯奉世父为公卿著名,女又为昭仪在内,显心附之,荐言:“昭仪兄谒者逡修敕,宜侍幄帷。”天召见,以为侍中。逡请间言事。上闻逡

呼韩邪单于闻郅支既诛,且喜且惧;上书,愿朝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