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魏纪二(10/10)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责攸之、、允等之慢以章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遂行,屯于沔北阳平石马。

“自从接受先皇帝遗命以来,日夜忧虑叹息,唯恐辜负重托,有损先皇帝知人之明。于是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凉的不毛之地。如今南方已经平定,军力弃足,正应当激励将士,统率三军北定中原,我愿竭尽平庸之力,铲除奸贼,恢复大汉皇室,重返故都,这正是我报答先皇帝,效忠陛下的本分。至于处理政事,掌握分寸,进纳忠言,则是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职责。希望陛下将讨伐国贼、复兴大汉朝廷的重任交给我,若无成效,请您治罪,以告先皇帝在天之灵;如果郭攸之、费、董允疏忽失职,就责备追究他们的过错。陛下自己也应慎重考虑,征询和选择妥善的治国方略,访察、采纳好的建议,真正遵循先皇帝遗训。如此则臣下我就受恩不浅,感激不尽了。现在将要远离陛下,在写这份表章时激动得泪流不止,不知该说些什么。”于是率军出发,驻屯在沔水北岸的阳平石马。

亮辟广汉太守姚为掾,并进文武之士,亮称之曰:“忠益者莫大于进人,进人者各务其所尚。今掾并存刚柔以广文武之用,可谓博雅矣。愿诸掾各希此事以属其望。”

诸葛亮征召广汉太守姚为丞相掾,姚同时推荐了很多文武官员,诸葛亮称赞他说:“对国家效忠进益,莫过于举荐人才,但推荐者往往根据自己的崇尚。而今掾属姚举荐官员,却能刚柔并济地同时推举文官武将,以备国家之用,可称广博典雅。希望各位掾属都以姚为榜样,不负我对你们的期望。”

帝闻诸葛亮在汉中,欲大发兵就攻之,以问散骑常侍孙资,资曰:“昔武皇帝征南郑,取张鲁,阳平之役,危而后济,又自往拔出夏侯渊军,数言‘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言其深险,喜出渊军之辞也。又,武皇帝圣于用兵,罕蜀贼栖于山岩,视吴虏窜于江湖,皆桡而避之,不责将士之力,不争一朝之仇,诚所谓见胜而战,知难而退也。今若进军就南郑讨亮,道既险阻,计用精兵及转运、镇守南方四州,遏御水贼,凡用十五六万人必当复更有所发兴,天下骚动,费力广大,此诚陛下所宜深虑。夫守战之力,力役参倍。但以今日见兵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场,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敝。”帝乃止。

明帝得到诸葛亮抵达汉中的报告,准备大举出兵向诸葛亮发起进攻。他就这件事询问散骑常侍孙资,孙资说:“以前武皇帝攻打南郑,征讨张鲁,在阳平之战中,身临险境,而后才勉强取胜,后来又亲自率兵救出夏侯渊的军队。他曾多次说:‘南郑真像天上的监狱,中间的斜谷道简直是五百里石穴。’由于那里的地形险恶,他庆幸救夏候渊的军队脱离险境,才说了上面的话。再者,武皇帝用兵如神,深知蜀贼栖息在崇山峻岭之间,吴匪流窜于江河大湖之上,因而加以容忍,暂时避开,不强迫将士们死打硬拼,不争一朝一夕的气忿,这就是所谓有可胜的机会便战,无取胜的把握便退的战略。如果现在进兵南郑讨伐诸葛亮,不但道路艰险,还要调集精兵,转运物资,再加上镇守南方的荆、徐、扬、豫四州,防止吴的水上进犯,共需兵力十五六万人,这样,就还需要征发更多的兵役,调集更多的物资,全国都会因此骚动起来,耗费巨大,这的确需要陛下深思。防守和进攻相比,仅需二分之一的力量。但以我军现有的兵力,份派重要将领据守各险关要隘,威力即足以使强敌震恐,使我国边境安然无事,将士可以养精蓄锐,百姓也不受劳役之苦。数年之后,我国国力强,吴、蜀二敌必然自己疲惫下去。”明帝就停止了攻击计划。

[4]初,文帝罢五铢钱,使以谷帛为用,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不能禁也。司马芝等举朝大议,以为:“用钱非徒丰国,亦所以省刑,今不若更铸五铢为便。”夏四月,乙亥,复行五铢钱。

[4]当初,帝废止了五铢钱,以粮食和丝绢代替钱币。社会上弄巧作假的理解越来越多,争相把粮食搞湿以获利,用很薄的丝绢买卖东西,虽然严刑处罚,仍不能禁止。司马芝等人在朝廷上展开讨论,认为:“以钱作贷币不仅仅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还可以减省刑罚,现在不如恢复铸造五铢钱更为有利。”夏季,四月,乙亥(初十),恢复使用五铢钱。

[5]甲申,初营宗庙于洛阳。

[5]甲申(十九日),开始在洛阳营建宗庙。

[6]六月,以司马懿都督荆、豫州诸军事,率所领镇宛。

[6]六月,任命司马懿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率自己所属军队镇守宛城。

[7]冬,十二月,立贵嫔河内毛氏为皇后。初,帝为平原王,纳河内虞氏为妃;及即位,虞氏不得立为后,太皇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虞氏遂绌还邺宫。

[7]冬季,十二月,立贵嫔河内人毛氏为皇后。以前,明帝为平原王时,娶河内人虞氏为妃;即位为帝以后,虞氏没有被立为皇后,太皇卞太后因此而安慰和劝抚她。虞氏说:“曹氏家族本来就好立地位低贱、没有按照礼义推举的人。然而皇后管理宫内事务,国君负责朝廷政事,内外相辅而成;如果没有好的开端,就决不会有好的结果,恐怕一定会因此而亡国灭宗了。”由于卞太后也是低贱出身,虞氏因此被贬回邺城的皇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