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宋纪一(6/10)

资,目的在于使谢晦闭口。宋公刘裕即位后,谢晦因有辅助开国的功劳,官位更高,责任愈重,谢瞻也为此更加忧惧。这年,谢瞻担任豫章太守,患病不治。临终前,他留一封遗嘱给谢晦,说:“我幸能保全一身,还有什么恨事?你要自思勉励,为国为家。”

三年(壬戌、422)

三年(壬戌,公元422年)

[1]春,正月,甲辰朔,魏主自云中西巡,至屋窦城。

[1]春季,正月,甲辰朔(初一),北魏国主拓跋嗣从云中出发继续向西巡视,抵达屋窦城。

[2]癸丑,以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刺史如故。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直殿省,总统宿卫。徐羡之起自布衣,又无术学,直以志力局度,一旦居廊庙,朝野推服,咸谓有宰臣之望。沈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奕棋,观戏,常若未解,当世倍以此推之。傅亮、蔡廊常言:“徐公晓万事,安异同。”尝与傅亮、谢晦宴聚,亮、晦才学辩博,羡之风度详整,时然后言。郑鲜之叹曰:“观徐、傅言论,不复以学问为长。”

[2]癸丑(初十),刘宋武帝任命徐羡之为司空、录尚书事,继续兼任扬州刺史。任命江州刺史王弘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领军谢晦为领军将军兼散骑常侍,入宫值班,总管宫廷安全保卫事务。徐羡之由平民起家,又没有学问,但有很大的志向和气度,一旦居于高位,掌理国家大权,朝野上下,都推崇佩服,都认为他有宰相的声望。徐羡之平时沉默寡言,喜怒不形于色,精于奕棋,但观看别人对局,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当时的人因此加倍推崇他。傅亮、蔡廓常说:“徐公通晓万事,善于调解纠纷。”徐羡之曾经与傅亮、谢晦酒筵欢聚,傅亮、谢晦才学渊博,善于辞辩,徐羡之风度庄重严肃,在适当的时候才发言。奉常官郑鲜之曾叹息地说:“观察徐羡之、傅亮的言论,已经不再是以学问见长了。”

[3]秦征西将军孔子等大破契汗秃真,获男女二万口,牛羊五十余万头。秃真帅骑数千西走,其别部树奚帅户五千降秦。

[3]西秦征西将军乞伏孔子等大破匈奴部落酋长契汗秃真的军队,俘获男女共二万人,牛羊五十余万头。契汗秃真仅率数千人向西逃走。另外一支匈奴部落酋长契汗树奚,率领五千户人家投降了西秦。

[4]二月,丁丑,诏分豫州淮以东为南豫州,治历阳,以彭城王义康为刺史。又分荆州十郡置湘州,治临湘,以左卫将军张为刺史。

[4]二月,丁丑(初四),刘宋武帝下诏,分割豫州淮河以东土地为南豫州,州治设在历阳,任命彭城王刘义康为南豫州刺史。又分割荆州十个郡,建立湘州,州治设在临湘,任命左卫将军张为湘州刺史。

[5]丙戌,魏主还宫。

[5]丙戌(十三日),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宫。

[6]三月,上不豫,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并入侍医药。群臣请祈祷神祗,上不许,唯使侍中谢方明以疾告宗庙而已。上性不信奇怪,微时多符瑞,及贵,史官审以所闻,上拒而不答。

[6]三月,刘宋武帝病重,太尉长沙王刘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一道进宫,侍侯刘裕治疗服药。朝中大臣们请求向神灵祈祷,刘裕不许,只派侍中谢方明到宗庙焚香,把病情向祖先报告。刘裕一向不信神怪,当他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曾有许多祥兆,等到后来大贵,史官们向他查证传闻,刘裕都拒而不答。

檀道济出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广陵,悉监淮南诸军。

檀道济出任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兼领淮南各路军队。

皇太子多狎群小,谢晦言于上曰:“陛下春秋既高,宜思存万世,神器至重,不可使负荷非才。”上曰:“庐陵何如?”晦曰:“臣请观焉。”出造卢陵王义真,义真盛欲与谈,晦不甚答。还曰:“德轻于才,非人主也。”丁未,出义真为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是后,大州率加都督,多者或至五十州,不可复详载矣。

皇太子刘义符常和一些奸佞小人厮混,谢晦曾对刘宋武帝说:“陛下年事已高,应考虑如何使大业万世长存,帝位至关重要,不能交给没有才能的人。”刘裕问道:“你看庐陵王刘义真如何?”谢晦说:“且容我观察观察!”出宫后即去拜访庐陵王刘义真。刘义真盛情款待谢晦,并想要与他长谈,谢晦支吾其辞,不愿答话。回宫对宋武帝刘裕说:“德行低于才能,不是人主呵。”丁未(初五),刘裕命刘义真出任都督南豫、豫、雍、司、秦、并六州诸军事及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豫州刺史。从此以后,大州州牧官职之上又加都督之职便成定例,有的都督所辖,最多达到五十个州,已无法详细列出。

[7]帝疾瘳,己未,大赦。

[7]刘宋武帝大病稍愈,己未(十七日),大赦天下。

[8]秦、雍流民南入梁州;庚申,遣使送绢万匹,且漕荆、雍之谷以赈之。

[8]秦州、雍州逃难的流民南下进入了刘宋所辖的梁州;庚申(十八日),刘宋武帝派遣使臣送一万匹绢,并且将荆州、雍州二处的谷米漕运到梁州,赈济那里的流民。

[9]刁逵之诛也,其子弥亡命。辛酉,弥帅数十人入京口,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击斩之。

[9]当初,刁逵伏诛,他的儿子刁弥逃亡。辛酉(十九日),刁弥率领数十人攻入京口,太尉留府司马陆仲元迎击,并斩杀了刁弥。

[10]乙丑,魏河南王曜卒。

[10]乙丑(二十三日),北魏河南王拓跋曜去世。

[11]夏,四月,甲戌,魏立皇子焘为太平王,拜相国,加大将军;丕为乐平王,弥为安定王,范为乐安王,健为永昌王,崇为建宁王,俊为新兴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