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唐纪三十六(8/10)

的青年军人充当,其建制全都与禁军中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军相同,总称为北牙六军。又挑选善于骑马射箭的一千士卒为殿前射生手,分为左、右两厢,号称英武军。

[31]升河中防御使为节度,领蒲、绛等七州;分剑南为东、西川节度,东川领梓、遂等十二州;又置荆澧节度,领荆、澧等五州;夔峡节度,领夔、峡等五州;更安西曰镇西。

[31]唐朝升河中防御使为节度使,管辖蒲州、绛州等七州;分剑南节度使为剑南东川、剑南西川节度使,东川节度使管辖梓州、遂州等十二州;又设置荆澧节度使,管辖荆州、澧州等五州;夔峡节度使,管辖夔州、峡州等五州。改安西节度为镇西节度。

乾元元年(戊戌、758)

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

[1]春,正月,戊寅,上皇御宣政殿,授册,加上尊号。上固辞“大圣”之号,上皇不许。上尊上皇曰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1]春季,正月戊寅(初五),玄宗登临宣政殿,授肃宗玉册,并加肃宗尊号。肃宗坚决不接受“大圣”的称号,玄宗不答应。肃宗尊玄宗为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先是,官军既克京城,宗庙之器及府库资财多散在民间,遣使检括,颇有烦扰;乙酉,敕尽停之,乃命京兆尹李岘安抚坊市。

先前,唐军收复京城以后,因为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以及府库中的财物都散落在民间,于是就派使者搜寻,烦扰百姓。乙酉(十二日),肃宗下敕书一律停止搜寻,并命令京兆尹李岘安抚坊市民众。

[2]二月,癸卯朔,以殿中监李辅国兼太仆卿。辅国依附张淑妃,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势倾朝野。

[2]二月癸卯朔(初一),肃宗任命殿中监宦官李辅国兼任太仆卿。李辅国依附张淑妃,兼任元帅府行军司马,权势压倒朝野人士。

[3]安庆绪所署北海节度使能元皓举所部来降,以为鸿胪卿,充河北招讨使。

[3]安庆绪所任命的北海节度使能元皓率领部众归降朝廷,被任命为鸿胪卿,兼任河北招讨使。

[4]丁未,上御明凤门,赦天下,改元。尽免百姓今载租、庸,复以载为年。

[4]丁未(初五),肃宗登临明凤门,大赦天下,改年号。并免除百姓今年的全部租、庸,又将“载”改回为“年”

[5]庚午,以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充平卢节度使。

[5]庚午(二十八日),朝廷任命安东副大都护王玄志为营州刺史,并兼任平卢节度使

[6]三月,甲戌,徙楚王为成王。

[6]三月甲戌(初二),移封楚王李为成王。

[7]戊寅,立张淑妃为皇后。

[7]戊寅(初六),肃宗立张淑妃为皇后。

[8]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河内。癸巳,北庭兵马使王惟良谋作乱,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诛之。

[8]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屯驻于河内。癸巳(二十一日),北庭兵马使王惟良阴谋叛乱,被李嗣业与裨将荔非元礼讨杀。

[9]安庆绪之北走也,其平原太守王、清河太守宇文宽皆杀其使者来降;庆绪使其将蔡希德、安太清攻拔之,生擒以归,于邺市。凡有谋归者,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又与其群臣歃血盟于邺南,而人心益离。庆绪闻李嗣业在河内,夏,四月,与蔡希德、崔乾将步骑二万,涉沁水攻之,不胜而还。

[9]安庆绪北逃时,平原太守王与清河太守宇文宽都杀死叛军使者归降了朝廷。安庆绪遂派其部将蔡希德与安太清攻克平原与清河,俘获了王与宇文宽而归,将他们在邺城街市中处以剐刑。安庆绪对于谋求归顺朝廷的部将,一律处死,并株连部落与宗族,以至部曲、州县民众、属官等被连坐而死的甚多。安庆绪又与他的群臣在邺城南歃血结盟,但人心更加不稳,众叛亲离。安庆绪得知李嗣业驻守在河内,夏季,四月,与蔡希德、崔乾率领步、骑兵二万,渡过沁水来攻打河内,没有攻克而率兵返回。

[10]癸卯,以太子少师虢王巨为河南尹,充东京留守。

[10]癸卯(初二),肃宗任命太子少师虢王李巨为河南尹,兼东京留守。

[11]辛卯,新主入太庙,甲寅,上享太庙,遂祀昊天上帝;乙卯,御明凤门,赦天下。

[11]辛卯(疑误),将新神主送入太庙。甲寅(十三日),肃宗祭祀太庙,然后祭祀昊天上帝。乙卯(十四日),肃宗登临明凤门,大赦天下。

[12]五月,壬午,制停采访使,改黜陟使为观察使。

[12]五月壬午(十一日),肃宗下制书取消采访使的官职,改黜陟使为观察使。

[13]张镐性简澹,不事中要,闻史思明请降,上言:“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又言:“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狡猾多诈,临难必变,请征入宿卫。”时上以宠纳思明,会中使自范阳及白马来,皆言思明、叔冀忠恳可信,上以镐为不切事机,戊子,罢为荆州防御使;以礼部尚书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