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张建封入朝以后,将宫市的事情条陈奏上,德宗很是嘉许他,也想采纳他的意见。德宗又就此事询问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的意见,苏弁迎合宦官的意旨,便回答说:“京城中空手闲荡的人们有万家之多,都没有一定的住所和职业,就靠着宫市获取供给。”德宗相信了他的话,所以对所有指责宫市的话,全听不进去了。
十四年(戊寅、798)
十四年(戊寅,公元798年)
[1]春,二月,乙亥,名申、光、蔡军曰彰义。
[1]春季,二月,乙亥(二十四日),朝廷将申、光、蔡军命名为彰义军。
[2]夏,闰五月,庚申,以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节度使。全义时屯长武城,诏帅其众赴镇。士卒以夏州碛卤,又盛夏,不乐徙居;辛酉,军乱,杀大将王栖岩,全义逾城走。都虞候高崇文诛首乱者,众然后定。崇文,幽州人也。丙子,以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降敕,令中使口宣授之。
[2]夏季,闰五月,庚申(十一日),德宗任命神策行营节度使韩全义为夏、绥、银、宥四州节度使。当时,韩全义在长武城屯驻,德宗颁诏命令他率领部众前去就任。由于夏州是沙碛盐卤之地,又值盛夏天气,士兵们不愿意迁徙到那里居住。辛酉(十二日),军队发生哗变,杀死大将王栖岩,韩全义翻越城墙逃走。都虞候高崇文诛杀了带头哗变的人,此后大家才安定下来。高崇文是幽州人。丙子(二十七日),德宗任命高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不颁发敕书,而是让中使口头宣布授与此职。
[3]秋,七月,壬申,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为右庶子,以工部侍郎郑馀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3]秋季,七月,壬申(二十五日),德宗将给事中、同平章事赵宗儒罢黜为右庶子,任命工部侍郎郑馀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4]八月,初置左、右神策统军。时禁军戍边,禀赐优厚,诸将多请遥隶神策军,称行营,皆统于中尉,其军遂至十五万人。
[4]八月,最初设置左、右神策军统军。当时,禁卫亲军戍守边疆,待遇优越而丰厚,各将领往往请求遥遥隶属于神策军,号称神策军行营,一概归中尉统领,于是神策军达到十五万人之多。
[5]京兆尹吴凑屡言宫市之弊。宦者言凑屡奏宫市,皆右金吾都知赵洽、田秀岩之谋也;丙午,洽、秀岩坐流天德军。
[5]京兆尹吴凑屡次谈到宫市的弊病,宦官说吴凑屡次奏陈宫市,完全出于右金吾都知赵洽与田秀岩的谋划。丙午(二十九日),赵洽与田秀岩获罪,被流放天德军。
[6]九月,丙申,以陕虢观察使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6]九月,丙申(疑误),德宗任命陕虢观察使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7]丁卯,杞王薨。
[7]丁卯(二十一日),杞王李去世。
[8]彰武节度使吴少诚遣兵掠寿州霍山,杀镇遏使谢详,侵地五十馀里,置兵镇守。
[8]彰武节度使吴少诚派兵虏掠寿州霍山县,杀了镇遏使谢详,侵占土地五十多里,设置兵马在此处镇守。
[9]大学生薛约师事司业阳城,坐言事,徙连州;城送之郊外。上以城党罪人,己巳,左迁城道州刺史。城治民如治家,州之赋税不登,观察使数加诮让,城自署其考曰:“抚字心劳,征科政拙,考下下。”观察使遣判官督其赋,至州,城先自囚于狱。判官大惊,驰入,谒城于狱曰:“使君何罪!某奉命来候安否耳。”留一二日未去,城不复归;馆门外有故门扇横地,城昼夜坐卧其上,判官不自安,辞去。其后又遣他判官往按之,他判官载妻子中道逸去。
[9]太学生薛约以师长之礼对待国子司业阳城,因言事获罪,迁徙连州,阳城把他送到郊野以外。德宗认为阳城与有罪之人结党,己巳(二十三日),将阳城降职为道州刺史。阳城治理百姓如同治理家人一般,州中的赋税收不上来,观察使有好几次加以谴责,于是阳城自行题写他的任官考核成绩道:“抚养爱护百姓,心神为之荣瘁,征收科派的政绩低劣,考核成绩下下。”观察使派遣判官督促他征税,判官来到道州时,阳城事先已经将自己囚禁在监狱中了。判官大惊,急奔进去,在监狱中谒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过!我是接受命令前来问候您安康的啊。”判官逗留了一两天还没有离去,阳城便不回家。判官下榻的馆舍门外有一块旧门扇横放在地上,阳城就日夜坐卧在门扇上,判官感到不安,便辞别而去了。此后,观察使又派遣另外一个判官前往按察阳城,这个判官却乘车载着妻子儿女在中途逃跑了。
[10]冬,十月,丁酉,通王谌薨。
[10]冬季,十月,丁酉(二十一日),通王李谌去世。
[11]庚子,夏州节度使韩全义奏破吐蕃于盐州西北。
[11]庚子(二十四日),夏州刺史韩全义奏称在盐州西北处打败吐蕃。
[12]明州镇将栗杀刺史卢云,诱山越作乱,攻陷浙东州县。
[12]明州镇将栗杀掉刺史卢云,诱使山越人发起变乱,攻陷了浙东的州县。
十五年(己卯、799)
十五年(己卯,公元799年)
[1]春,正月,甲寅,雅王逸薨。
[1]春季,正月,甲寅(初九),雅王李逸去世。
[2]二月,丁丑,宣武节度使董晋薨;乙酉,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长源性刻急,恃才傲物。判官孟叔度,轻佻淫纵,好慢侮将士,军中皆恶之。董晋薨,长源知留后,扬言曰:“将士弛慢日久,当以法齐之耳!”众皆惧。或劝之发财以劳军,长源曰:“我岂河北贼,以钱买健儿求节邪!”故事,主帅薨,给军士布以制服,长源命给其直;叔度高盐直,下布直,人不过得盐三二斤。军中怨怒,长源亦不为之备。是日,军士作乱,杀长源、叔度,脔食之,立尽。监军俱文珍以宋州刺史刘逸准久为宣武大将,得众心,密书召之;逸准引兵径入汴州,乱众乃定。
[2]二月,丁丑(初三),宣武节度使董晋去世。乙酉(十一日),德宗任命宣武的行军司马陆长源为节度使。陆长源性情刻薄急躁,自负其才,傲视于人。判官孟叔度行为不够稳重,淫邪放纵,喜欢轻视侮辱将士,军中将士都憎恶他。董晋去世时,陆长源执掌留后事务,夸大其辞地说:“将士们松懈怠慢的时间已经很久了,应当用法令来整治!”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劝说他散发财物慰劳全军,陆长源说:“我怎能像河北的贼帅那样,拿钱收买士兵向朝廷邀求封拜节度使呢!”根据惯例,主帅去世,应该发给将士一些布匹,以作丧服之用,陆长源命令发给价值相应的物品。孟叔度抬高盐的价钱,压低布的价钱,人们得到的盐不超过两三斤。军中将士既怨恨,又恼怒,但陆长源也没有因此而作好防备。就在这一天,将士们发起变乱,杀掉陆长源和孟叔度,将他们割碎,吃他们的肉,立刻吃得精光。监军俱文珍因宋州刺史刘逸准长期担任宣武的大将,得到大家的拥护,便写了一封密信,召他前来。刘逸准领兵径直开进汴州,变乱的人众才安定下来。
[3]以常州刺史李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国贞之子也。闲厩、宫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3]德宗任命常州刺史李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李是李国贞的儿子。闲厩、宫苑使李齐运接受他的贿赂有几十万,于是向德宗推荐他,所以德宗起用他。李通过苛刻盘剥而使进献的贡物增加,因此德宗便赏识他。
[4]庚辰,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于台州,斩之。
[4]庚辰(初六),浙东观察使裴肃在台州捉获了栗,将他斩杀了。
[5]己丑,以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全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