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唐纪一(10/10)

礼部尚书薛廷,太子少保李琪,尝为太祖册礼使,皆耆宿有文,宜为相。崇韬奏廷浮华无相业,琪倾险无士风;尚书左丞赵光胤廉洁方正,自梁未亡,北人皆称其有宰相器。豆卢革荐礼部侍郎韦说谙练朝章。丁巳,以光胤为中书侍郎,与说并同平章事。光胤,光逢之弟;说,岫之子;廷,逢之子也。光胤性轻率,喜自矜;说谨重守常而已。

[38]有人议论说任命功臣郭崇韬为宰相,他不了解朝廷的典章制度,应当用前朝名家来辅佐他。有人推荐礼部尚书薛廷,太子少保李琪也曾当过太祖时的册礼使,他们都是师长宿儒,而且有文才,应当为宰相。郭崇韬上奏说薛廷华而不实,没有做宰相的本事;而李琪险诈,没有士大夫的风范;尚书左丞赵光胤廉洁正直,后梁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北方人都说他有做宰相的才略。豆卢革推荐礼部侍郎韦说,说他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丁巳(十七日),后唐帝任命赵光胤为中书侍郎,与韦说同为同平章事。赵光胤是赵光逢的弟弟。韦说是韦岫的儿子。薛廷是薛逢的儿子。赵光胤性格轻率,喜欢自夸,韦说谨慎庄重,遵守常法。

赵光逢自梁朝罢相,杜门不交宾客,光胤时往见之,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

赵光逢自从后梁朝罢了他宰相以后,关起门来不和外面宾客交往,赵光胤有时去看望他,谈话中涉及到政事。有一天,赵光逢在他的门上写上:“请不要谈中书省的事。”

[39]租庸副使孔谦畏张宪公正,欲专使务,言于郭崇韬曰:“东京重地,须大臣镇之,非张公不可。”崇韬即奏以宪为东京副留守,知留守事。戊午,以豆卢革判租庸,兼诸道盐铁转运使。谦弥失望。

[39]租庸副使孔谦对张宪的公正很害怕,他想一个人专管租庸使一司的事务,于是他对郭崇韬说:“东京是一个重要的地方,需要一个臣去镇守,这个人非张公不可。”郭崇韬于是上奏请求任命张宪为东京副留守,主管留守的事务。戊午(十八日),任命豆卢革判租庸使,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孔谦大失所望。

[40]已未,加张全义守尚书令,高季兴守中书令。时季兴入朝,上待之甚厚,从容问曰:“朕欲用兵于吴、蜀,二国何先?”季兴以蜀道险难取,乃对曰:“吴地薄民贫,克之无益,不如先伐蜀。蜀土富饶,又主荒民怨,伐之必克。克蜀之后,顺流而下,取吴如反掌耳。”上曰:“善!”

[40]已未(十九日),后唐帝让张全义守尚书令,让高季兴守中书令。当时高季兴入朝拜见后唐帝,后唐帝对他很好,后唐帝从容地问他:“我计划向吴国和蜀国发起进攻,这两国里先打哪个呢?”高季兴认为前蜀国道险,难以夺取,于是回答说:“吴国地薄民穷,夺取它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先攻打蜀国。蜀国的土地富饶,再加上蜀主荒淫,百姓们都怨恨他,攻打他一定会取得胜利。攻下蜀国以后,顺流而下,再夺取吴国,这样就易如反掌。”后唐帝说:“很好!”[41]辛酉,复以永平军大安府为西京京兆府。

[41]辛酉(二十一日),后唐帝又把过去后梁国的永平军大安府改为西京京兆府。

[42]甲子,帝发大梁;十二月,庚午,至洛阳。

[42]甲子(二十四日),后唐帝从大梁出发。十二月,庚午(初一),到达洛阳。

[43]吴越王以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相。

[43]吴越王钱任命行军司马杜建徽为左丞相。

[44]壬申,诏以汴州宫苑为行宫。

[44]壬申(初三),后唐帝下诏书把汴州的宫苑作为行宫。

[45]以耀州为顺义军,延州为彰武军,邓州为威胜军,晋州为建雄军,安州为安远军;自余藩镇,皆复唐旧名。

[45]后唐帝把耀州改为顺义军,延州改为彰武军,邓州改为威胜军,晋州改为建雄军,安州改为安远军。其余的潘镇,都恢复了唐朝时的旧名称。

[46]庚辰,御史台奏:“朱温篡逆,删改本朝《律令格式》,悉收旧本焚之,今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皆伪廷之法。闻定州敕库独有本朝《律令格式》具在,乞下本道录进。”从之。

[46]庚辰(十一日),御史台上奏说:“朱温篡夺君位,删改了本朝的《律令格式》,烧掉了旧的法律书,现在台司及刑部、大理寺所用的全是伪朝的法律条文。听说定州国库里保存有完整的本朝《律令格式》,请求下令定州,让他们抄录一份送上。”后唐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