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礼书(2/6)

礼因人心,非从天下。合诚饰貌,救弊兴雅。以制黎甿,以事宗社。情文可重,丰杀难假。仲尼坐树,孙通蕝野。圣人作教,罔不由者。

人的理,千条万条,无不贯穿一条基本准则,就是诱导人们,使知仁义,并以刑罚相约束。所以,德厚之人,地位尊显贵重;俸禄多的享受荣耀恩,以此来统一天下人的意识,整齐人心。人的乘车到舒适,就以金饰车,又雕镂车衡,镶金错银,加上繁琐的装饰;看五彩,就设计了黼黻文章等纹,使外表形态更好;人耳乐闻钟磬等动听的声音,就调谐各以激人心;人,就烹调嘉肴异馔,或酸或咸,各尽其;人情喜珍贵善事,就以玉制成圭璧,又加琢磨,以顺人意。这样下去,如何得了?于是,又制造了大路越席、弁布裳、朱弦越、大羹玄酒等,防止过分奢侈,挽救衰败。所以,上

大飨上玄尊,俎上腥鱼,先大羹,贵饮之本也。大飨上玄尊而用薄酒,先黍稷而饭稻粱,祭哜先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太一,是谓大隆。故尊之上玄尊也,俎之上腥鱼也,豆之先大羹,一也。利爵弗啐也,成事俎弗尝也,三侑之弗也,大昏之未废齐也,大庙之未内尸也,始绝之未小敛,一也。大路之素幬也,郊之麻絻,丧服之先散麻,一也。三年哭之不反也,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县一钟尚拊膈,硃弦而通越,一也。

礼之貌诚矣,白同异之察,焉而弱。其貌诚大矣,擅作典制褊陋之说,焉而望。其貌诚矣,暴慢恣睢,轻俗以为之属,焉而队。故绳诚陈,则不可欺以曲直;衡诚县,则不可欺以轻重;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员;君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故绳者,直之至也;衡者,平之至也;规矩者,方员之至也;礼者,人之极也。然而不法礼者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能思索,谓之能虑;能虑勿易,谓之能固。能虑能固,加好之焉,圣矣。天者,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日月者,明之极也;无穷者,广大之极也;圣人者,之极也。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太史公曰: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益损也。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有以辨,至察有以说。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从之者安,不从者危。小人不能则也。

译文

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税。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复情以归太一。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万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

太史公说:"礼的品格、功能,实在博大众多而又盛啊!它主宰万、驱策群品,岂是人力所能到的?我曾到大行礼官那里,研究夏、商、周三代礼制的演变,才知照人情制定礼,依据人制定仪,是由来已久的事了。

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怀,大夫士有常宗,所以辨贵贱。贵贱治,得之本也。郊畴乎天,社至乎诸侯,函及士大夫,所以辨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钜者钜,宜小者小。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有特牲而者不得立宗庙,所以辨积厚者泽广,积薄者泽狭也。

以财为用,以贵贱为文,以多少为异,以隆杀为要。文貌繁,情省,礼之隆也;文貌省,情繁,礼之杀也;文貌情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也。君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其中。步骤驰骋广骛不外,是以君也。人域是域,士君也。外是,民也。于是中焉,房皇周浃,曲得其次序,圣人也。故厚者,礼之积也;大者,礼之广也;者,礼之隆也;明者,礼之尽也。

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而均分之,时使而诚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有不由命者,然后俟之以刑,则民知罪矣。故刑一人而天下服。罪人不尤其上,知罪之在己也。是故刑罚省而威行如,无他故焉,由其故也。故由其则行,不由其则废。古者帝尧之治天下也,盖杀一人刑二人而天下治。传曰“威厉而不试,刑措而不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