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乐毅列传(2/4)

乐间居燕三十馀年,燕王喜用其相栗腹之计,攻赵,而问昌国君乐间。乐间曰:“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燕王不听,遂伐赵。赵使廉颇击之,大破栗腹之军于鄗,禽栗腹、乐乘。乐乘者,乐间之宗也。于是乐间奔赵,赵遂围燕。燕重割地以与赵和,赵乃解而去。

乐毅,他的祖先叫乐羊。乐羊曾担任魏文侯的将领,他带兵攻下了中山国,魏文侯把灵寿封给了乐羊。乐羊死后,就葬在灵寿,他的后代孙们就在那里安了家。后来中山复国了,到赵武灵王的时候又灭掉了中山国,而乐家的后代了个有名人叫乐毅。

其后二十馀年,帝过赵,问:“乐毅有后世乎?”对曰:“有乐叔。”帝封之乐卿,号曰华成君。华成君,乐毅之孙也。而乐氏之族有乐瑕公、乐臣公,赵且为秦所灭,亡之齐密。乐臣公善修黄帝、老之言,显闻于齐,称贤师。

忠臣去国,不絜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燕王恨不用乐间,乐间既在赵,乃遗乐间书曰:“纣之时,箕不用,犯谏不怠,以冀其听;商容不达,祇辱焉,以冀其变。及民志不,狱囚自,然后二退隐。故纣负桀暴之累,二不失忠圣之名。何者?其忧患之尽矣。今寡人虽愚,不若纣之暴也;燕民虽,不若殷民之甚也。室有语,不相尽,以告邻里。二者,寡人不为君取也。”

昌国忠谠,人臣所无。连兵五国,济西为墟。燕王受间,空闻报书。义士慷慨,明君轼闾。间、乘继将,芳规不渝。

当时,齐湣王很大,南边在重丘战败了楚国宰相唐眛,西边在观津打垮了魏国和赵国,随即又联合韩、赵、魏三国攻打秦国,还曾帮助赵国灭掉中山国,又击破了宋国,扩展了一千多里地的领土。他与秦昭王共同争取尊为帝号,不久他便自行取消了东帝的称号,仍归称王。各诸侯国都打算背离秦国而归服齐国。可是齐湣王自尊自大很是骄横,百姓已不能忍受他的暴政了。燕昭王认为攻打齐国的机会来了,就向乐毅询问有关攻打齐国的事情。乐毅回答说:“齐国,它原来就是霸国如今仍留着霸国的基业,土地广阔人众多,可不能轻易地单独攻打它。大王若一定要攻打它,不如联合赵国以及楚国、魏国一起攻击它。”于是昭王派乐毅去与赵惠文王结盟立约,另派别人去联合楚国、魏国,又让赵国以攻打齐国的好去诱劝秦国。由于诸侯们认为齐湣王骄横暴对各国也是个祸害,都争着跟燕国联合共同讨伐齐国。乐毅回来汇报了使情况,燕昭王动员了全国的兵力,派乐毅担任上将军,赵惠文王把相国大印授给了乐毅。乐毅于是统一指挥着赵、楚、韩、魏、燕五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西边大败齐国军队。这时各路诸侯的军队都停止了攻击,撤回本国,而燕国军队在乐毅指挥下单独追击败逃之敌,一直追到齐国都城临淄。齐湣王在济西边被打败后,就逃跑到莒邑并据城固守。乐毅单独留下来带兵巡行占领的地方,齐国各城邑都据城守不肯投降。乐毅集中力量攻击临淄,拿下临淄后,把齐国的珍宝财以及宗庙祭祀的夺取过来并把它们运到燕国去。燕昭王大喜,亲自赶到济岸上劳军队,奖赏并用酒犒劳军队将士,把昌国封给乐毅,封号叫昌国君。当是燕昭王把在齐国夺取缴获的战利品带回了燕国,而让乐毅继续带兵攻还没拿下来的齐国城邑。

译文

其明年,乐乘、廉颇为赵围燕,燕重礼以和,乃解。后五岁,赵孝成王卒。襄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魏。其后十六年而秦灭赵。

乐毅留在齐国巡行作战五年,攻下齐国城邑七十多座,都划为郡县归属燕

于是燕王复以乐毅乐间为昌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

太史公曰:始齐之蒯通及主父偃读乐毅之报燕王书,未尝不废书而泣也。乐臣公学黄帝、老,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翕公,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密、胶西,为曹相国师。

乐毅很贤能,喜好军事,赵国人曾举荐他官。到了武灵王在沙丘行被围困饿死后,他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因为之执政,燕国大而被齐国乘机战败,因而燕昭王非常怨恨齐国,不曾一天忘记向齐国报仇雪恨。燕国是个弱小的国家,地偏远,国力是不能克敌制胜的,于是燕昭王降抑自己的分,礼贤下士,他先礼尊郭隗借以招揽天下贤士。正在这个时候,乐毅为魏昭王使到了燕国,燕王以宾客的礼节接待他。乐毅推辞谦让,后来终于向燕昭王敬献了礼表示愿意献臣下,燕昭王就任命他为亚卿,他担任这个职务的时间很长。

乐间、乐乘怨燕不听其计,二人卒留赵。赵封乐乘为武襄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