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3/4)

门交公。这一次因为是金日成所赠,又是不宜保存的食物,所以毛泽东吩咐我把苹果转赠警卫部队。

我将苹果送到警卫一中队,恰好是春节前夕,大家非常高兴。七手八脚打开纸箱,忽然都傻眼了。那些国光苹果,拳头大小.整齐匀称。问题是每个苹累上都有一行字:“毛主席万岁”

那字擦不掉,后来才明白,是早早写在苹果上,被阳光晒出来的。

“毛主席万岁”怎么能吃掉呢?大家束手无策。便有人说:“这样也好,干脆别吃,保存下来,天天可以闻到苹果的香味。”

我把这个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大不以为然。皱起眉毛摇头:“我就不喜欢这个口号。哪有人能活一万岁的?活不到,那就吃掉。”爆

于是,24箱晒有“毛主席万岁”的国光苹果便全被我们吃掉了。这种事情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可能吗?恐怕比“芒果”要拾得更高,供奉如神灵。、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登山,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抬上山。抬上山的只能是别人。”家长制”和“一言堂”情况的发生,责任不能推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也不能全推到林彪“四人帮”一伙头上。毕竟,山呼万岁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野心家、阴谋家。毛泽东开始是警惕这种“个人崇拜”的发生和发展。刚才讲的吃苹果是一个例子。不许在天安门广场为他竖铜像。称之为“只有讽刺意味”也是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我说句不恰当的辩护话:再伟大的人物。生活在这个山呼万岁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天天面对万岁的呼声,不习惯也会习惯。终于变得习以为常,理所当然。

万岁喊多了,必然神化,神化了就脱离群众了。越脱离群众就越容易被神化;循环下发展,悲剧就会产生。

1952年毛泽东去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他这时已经不像转战陕北时期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到群众中去了。安全部门一再坚持,他不得不妥协,戴着口罩到人民群众中。那时的情况是:群众见到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见到毛泽东肖像却越来越多,天天处处都可见到。正是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子竟然隔着口罩认出戴着口罩的毛泽东。

“毛主席!”孩子一声惊喜的叫喊,人群轰地一下乱了,潮水一般拥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我们卫士在里面环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动荡,到处都是人,反正倒不了,就那么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保护毛泽东登上船。

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岸上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振聋发喷。罗瑞卿和杨奇清坐不住了,向政治局作检查,说安全保卫没搞好。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他只是从心底发出一种微笑,稍稍带了一丝陶醉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从武汉乘船到南京。陈毅和张爱萍从上海赶到南京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南京住了两天,国民党飞机轰炸了上海。潘汉年被捉并不是毛泽东的意思,毛泽东只是事后听人汇报。说潘汉年给敌人透了消息,材料是公安部搞的,说潘汉年历史有问题。毛泽东到南京后,敌人估计毛泽东该到上海了。算定日子轰炸了上海。毛泽东只是在潘汉年被捉起来以后才知道这些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