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向朝鲜政府发最后通牒,要其“废华约、逐华兵”,要求48小时内答复,朝鲜继续敷衍日本,于是日本决定
兵控制朝鲜政府,以找到与驻朝清军开战的“委托”!
日本开始不断增兵,6月16日大岛义昌少将率领混成旅团第一批队在仁川登陆,到6月28日混成旅团第二批
队登陆,侵朝日军达到8000余人,比起驻朝清军已占绝对优势。
北洋师接到了李鸿章的命令,让北洋
师派军舰护送陆军,从海路增兵朝鲜牙山。
1894年6月2日,伊藤内阁决议兵朝鲜。
明治天皇考虑一下说:“朕在继位之
就与百官诸侯相誓,意
继承列祖伟业!不问一
艰难,亲营四方,安抚汝等亿兆,开拓万里海疆,布国威于四方!伊藤君,现在是时候了!”
本来慈禧太后并不愿意其六十大寿为战争扰,但是小小的日本国实在
的有些过分,竟然在大清的属国朝鲜发动政变,这不是给慈禧太后的大寿添堵吗!所以慈禧也传话给李鸿章,惩罚一下胆大妄为的日本国。
北洋师接到李鸿章的命令后,林大鑫知
战争即将爆发了,于是林大鑫派
了
师学堂第一舰队航速可以达到22。5节的旗舰装甲巡洋舰兴海号,和同样
航速的装甲巡洋舰安海号,到黄海北
的丰岛海域游弋。
1894年7月17日,日本大本营作开战决定。
得知日本在继续向朝鲜增兵,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就向李鸿章建议迅速撤兵,这样便使日本在朝军队陷于孤立,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也会自动撤军。
林大鑫告诉第一舰队的指挥官孙喜涛和旗舰兴海号的舰长蒋晨,在丰岛海域要把电台一直开着,随时接受电报,北洋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第一次碰撞,可能就在丰岛海域。
6月5日,日本立即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
领导机关。
在朝鲜向清朝乞援的同时,日本通过其驻朝鲜的公使馆,探知清廷将要兵朝鲜的消息后,这个日本
层欣喜若狂。此刻伊藤博文内阁正面临议会的不信任案弹劾,得到此消息后,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全力着手挑起战争。
伊藤博文面见日本明治天皇说:“天皇,现在朝鲜向清朝求援,清朝
兵朝鲜正是我们大日本的机会!我们已经为和清朝的战争准备了这么久,这次清朝
兵日本,我们正好可以找借
与大清开战!”
7月20日,日本编成了以伊东祐亨为司令的联合舰队,随时准备寻衅。
息下去了。
但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则一直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朝鲜增援军队,又没有袁世凯、聂士成等人的建议由清军先撤兵,一味寄希望于
、英、俄等欧
列
调停,让日本和大清同时撤兵。清朝和日本就在列
的调停下,开始了撤兵的谈判。
这时候,李鸿章才放弃了保存淮军这些嫡系军队和北洋师的实力,以及企图和解的想法,一直
兵不动的李鸿章才开始准备派兵增援朝鲜。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军突袭汉城王,击溃朝鲜守军,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杀害实际掌权者闵妃,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
6月9日,日本派先遣队400多人,在驻朝公使大鸟圭介的率领下,以“济浦条约”规定之日本有权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
朝鲜首都汉城,同时又
据“中日天津条约”知照中方,其后又在6月12日派兵800人
驻汉城。在日军先遣队
发前,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就授权大鸟挑起衅端,找寻借
发动和清朝的战争。
到了1894年7月期间,日本发动战争的谋愈发明显,中国国内舆论和清军驻朝将领纷纷请求清廷增兵备战。而欧
列
明显偏向日本,宣布调停失败,这样日本就放开了手脚,战争
了倒计时。
一直想振兴大清朝的光绪得知日本在大清属国朝鲜发动了政变,要求李鸿章发兵朝鲜,狠狠的教训小小的日本国。
全州和议达成以后,朝鲜政府要求中日两国撤兵,于是大鸟圭介开始和清廷驻朝大臣袁世凯行撤兵谈判。大鸟虽然
上答应袁世凯撤兵,甚至就要达成书面协议,但是日本发动战争的决心已定,不可能同意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