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要是弄个3、4百万调往乌拉尔山脉一线,兴登堡就不用考虑怎么攻破中华帝国的乌拉尔山脉的防线了,而是应该考虑怎么保住联军的这几百万部队了。
不过九国会议当中。各国商量出来对俄国战场增兵的数量,已经是协约国、同盟国以及美国在短时间内能拿出来最大的兵力了,实在无法再增加援兵的数量。
各国对于兴登堡也有些不满意,你不是说再增加200万的陆军。就能攻破中华帝国在乌拉尔山脉的防线吗?现在怎么又开始要援兵了?
可是乌拉尔山脉一线那里的战事对于整个战争来说,绝对是非常关键的所在,现在可不是和兴登堡志气的时候,于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一商量,把乌法城后路,伏尔加河畔萨马拉城聚集的15万德国陆军、10万法国陆军、10万奥匈帝国的陆军、10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陆军和25万俄国陆军。总计70万联军调往乌拉尔山脉一线,使得兴登堡手中的联军兵力能增加到600万。
而在萨马拉城这个伏尔加河畔重要的要塞,只剩下7万德国陆军和15万俄国陆军。
让各国无奈的是,虽然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联军将会聚集到600万,但是兴登堡还是在不断的给各国的首脑们发电报,希望增加更多的兵力。
在美国和日本对中华帝国宣战之后,中华帝国的动作还不止这些,中华帝国皇家陆军新组建起来的第九近卫军、第十近卫军、第二十四野战军和第二十五野战军,开始向乌拉尔山脉一带调动。
加上目前在乌拉尔山脉一线的13个主力军,中华帝国皇家陆军一共35个主力军,将会在乌拉尔山脉一线集中17个,将近一半的陆军主力部队,兵力超过260万,与联军总指挥官兴登堡带领的数百万各国陆军部队,在乌拉尔山脉形成了对峙。
同时中华帝国的国防部还调集了第五野战军、第六野战军、第七野战军、第十九野战军和第二十野战军,以及从西南诸省调集的25万守备军部队,一共百万大军,陈兵在中华帝国与印度的漫长边界线上,看架势是要再次对印度展开进攻。
英国、法国和德国的50万援军,还没有从欧洲出发,现在印度只有不足10万的英国正规军,以及将近210万的由印度人组成的英国殖民地军队,而且这210万英国殖民地军队至少有一半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印度师,本来这些印度人组成的英国殖民地军队战斗力就弱,这些新组建起来印度师的战斗力就更弱了,当得知中华帝国在印度周围聚集了百万大军,再乐观的英国人也不认为以目前印度的部队能守住印度,这个英国最重要的原料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