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大战爆发(2/2)

更要命的是,此时的袁世凯不仅在政治上名正言顺、外上列支持,而且老百姓也是人心思定,并不希望发生战事。

第二日,程德全料想南京必有大战事,自己无权无兵,何必惹这麻烦事,于是便携家眷悄然离去。等到了上海,程德全便急忙向袁世凯发去一通电报,声称“南京独立”乃黄兴等人所为,为自己洗刷系。

在李烈钧宣布独立后,黄兴、陈其等人随后分行事,准备响应。7月14日,黄兴赶赴南京,在驻南京的第一师和第八师的基础上组织讨袁军,并计划胁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

在革命的后方,福建都督孙仁心存观望,但他手下的师长许崇智首先宣布起义并而率兵胁迫,孙仁也只得像程德全一样,勉了讨袁的阵营。

由此“二次革命”正式爆发。因为这一年是癸丑,所以也称之为“癸丑之役”

随即,袁世凯下令,以武力讨伐叛军,恢复国家完整,恢复国家统一!同时命萧天之第十九师、李纯之第六师、冯国璋之第二军、张勋之武卫前军组成讨伐军。

北方,北洋军编制整齐,最近又从外国银行那得到一笔款,手宽裕,兵壮,正是厮杀的好时候。

吴佩孚接旗,并领十九师独立旅全旅宣誓:

当晚。黄兴等人率士兵冲都督署,程德全惊慌之下,只得假言同意,随后黄兴便以程德全的名义通电江苏独立。

17日,广东都督胡汉民被免职;30日,安徽都督柏文蔚也被免职。

7月7日,李烈钧从上海返回江西后秘密召集旧,并于7月12日占领湖炮台。

“十九师全师动,讨伐逆贼,誓死维护国家统一!”

如果把河南、山东、江苏连成一线,在依托上海,则“小北洋”势力必然大增。

和李烈钧一样,安徽都督柏文蔚在被免职后也通电下野,随后前往南京小住。等到李烈钧宣布独立后,他也重返安徽并于7月17日宣布独立,同南京、江西构成犄角之势。

不过,谭延闿此举乃是心存狡黠,他以“支援江西”为名,将那些革命党控制的军队调省城长沙,既满足了革命党的要求,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黄兴等人得知程德全避去后,也不理会,只将司令搬到了空督署,继续排兵布阵,迎接敌。

当日,萧天授军旗予前锋大将吴佩孚,军旗上四大个字:

浙江都督朱瑞原本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但在辛亥革命后与同盟会的人结下梁,非但不参与讨袁,到最后反要派兵攻上海。

在西南方面,广西都督陆荣廷已经投向袁世凯一边。

“誓死突击,歼灭叛军!国家统一,唯我重任!”

1913年7月12日,也就是李烈钧宣布江西独立当日,北洋陆军第十九师已经完成作战准备。

南北之争,究竟孰对孰错,小北洋系将领并不想清楚,他们唯一知的,就是在毅帅带领之下,小北洋系必然能够成为全国之重!

南北大战的格局已经形成!

在满清的时候,江西、江苏、安徽本是两江总督辖之地,在这次战争中与北洋军可谓是首当其冲,等于是接着完成辛亥革命时尚未行的南北之战了。

广东向来就是革命的大本营。被免职的胡汉民和新任都督陈炯明在7月18日联合起来宣布独立。胡、陈二人本打算兵援的,但因广西都督陆荣廷和驻扎粤北的巡防统领龙济光被袁世凯收买,广东两肋均受威胁,因为派兵计划只得搁浅。

四川方面,自从辛亥革命结束后就没有安宁过,唯有川军第三师师长熊克武在8月4日组织讨袁军宣布独立,但他那里势小力偏,对大局无甚影响。

云南都督蔡锷是梁启超的弟,又是萧天好友,他对“二次革命”不甚赞成,而贵州都督唐继尧原本是蔡锷下,这次也宣布中立。

南北大战,不可避免的到来了,而在这次大战中陆军第十九师再度成为全国之焦所在!

次日,李烈钧成立江西讨袁军并发布讨袁檄文,宣布江西独立。

湖南方面,革命党在湖南搞得有声有,湖南都督谭延闿也在各方的压力下宣布独立,并派兵前往江西支援李烈钧。

“国家统一”!

13日,直鲁豫三省巡阅使,陆军第十九师师长萧天下令:

1913年7月12日,李烈钧成立讨伐袁世凯司令,就任总司令,并随即宣布江西独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